本报记者 王龙卿
近日,我市残奥会冠军冯齐即将前往外地集训,临走之前,他仍在为病中的爸爸担忧。他希望早点能筹到钱为爸爸做手术。
冯齐的家在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他六七个月大的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11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冯齐引起了市残联工作人员的注意,被推荐进入省残疾人运动队进行举重专业训练,2008年进入国家队。他刻苦训练,成绩提高很快,曾先后荣获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和河南省第五届残运会的举重冠军;在2010年世界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上,他以167.5公斤的成绩夺得52公斤级青年组金牌,并刷新了该组152.5公斤的世界纪录;在2011年世界轮椅运动会上,他获得了男子举重52公斤级冠军;2012年8月,21岁的冯齐获得了残奥会男子举重52公斤级冠军。
冯齐的父母身体都不好,母亲是心肌炎,父亲冯迎春2006年被查出心脏病,虽经多次治疗,但是要根治,医生说需要再做一次手术,手术费用得2万多元。冯齐家中主要的收入是每个月母亲和妹妹打零工挣的1000多元钱,还要供弟弟上学,所以家中经济一直十分窘迫,筹钱给父亲做手术就成了冯齐和家人最大的心愿。
在参加今年的伦敦残奥会前,冯齐对父亲说:“如果比赛拿了奖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做心脏手术。”没想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最早明年春天他才有可能拿到奖金。看着被病魔折磨的父亲,冯齐只能另外想办法筹钱。
冯齐说,他练习举重10年来,是父亲给了他最大的支持。父亲用石头、砖块为他砌出了第一个举重台,用铁棍、铁块等材料给他做成第一个自制杠铃。2008年进入国家队以前,除了在省队短暂集训外,父亲的这些自制器材一直陪伴着他。
近几年,冯齐总是省吃俭用,一直想用自己的津贴和奖金给父亲做手术。他觉得,当年家里举债为他治病,现在是回报家里的时候了。虽然不能像健全人那样站立,但冯齐希望用自己结实的双臂,为家里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