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岗位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岗位廉政教育的加强、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活动的开展……近年来,一连串足印见证了我市卫生系统狠抓廉政建设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医疗质量管理、落实惠民政策、解决民生等诸多方面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廉政建设,更把党风廉政教育渗透到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全市卫生系统劲吹“清风”,有效推动了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从知宇宙宽。”承载亿万人民期待的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重拳反腐倡廉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搞好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社会信任的医疗卫生事业,已成为全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共同追求。
岗位风险防控
筑牢廉政堤坝
多项重点工作
“领导干部要在五个方面起带头作用,不断丰富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内容,完善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工作办法,积极探索具有本地本单位特色的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筑牢全市卫生系统廉政堤坝。”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树庄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卫生系统岗位权力风险防控专题报告会上坚定不移地说。
近年来,市卫生局把规范岗位权力运行贯穿于构建卫生惩防体系建设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着力构建“5343”风险防控模式。2012年4月,我市卫生系统坚持领导干部“五带头”的做法得到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认可;河南省卫生厅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并推广了市卫生局“5343”风险防控模式。
何为“5343”风险防控模式?采访中,记者对这种在全省推广的先进模式进行了了解。
——坚持领导干部五带头。工作初期,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并坚持做到“领导干部五带头”,即带头参加学习教育活动,带头查找岗位风险点,带头公开亮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作出廉政承诺。局班子成员做到了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在风险点听证会上晾晒30项岗位职权、56个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带头作出廉政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三种教育。市卫生局有针对性地加强廉政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风险意识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组织学习《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概论》,订购《卫生系统岗位廉政教育读本》,编印《廉文鉴读》,并采取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风险教育;突出正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做廉政标兵,以市卫生局人教科长的典型事例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为契机,教育大家自设“预警雷达”,规避用权风险;通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上警示教育课、观看案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抓好四项工作。市卫生局认真抓好清权确权、排查风险、制定措施、固化流程四项工作,夯实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基础。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全面清权确权,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围绕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财务权等主要权力,认真查找权力运行中容易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风险点,并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岗位和风险情形,制定有针对性、有差别的防控措施,对岗位风险实行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尤其是针对岗位职权,从明确行权主体、政策依据、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等方面入手,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建立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
——把握三个环节。市卫生局针对具体事项办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实现对具体事项办理全程监督。注重关口前移、主动预防、超前防范,及时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岗位风险点,向相关岗位人员发出预警信号;在事前排查的基础上,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岗位权力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在岗位权力运行结束后,按照“凡事必公开”的原则,把岗位风险排查、提示工作中涉及的风险点,分层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多项重点工作
筑牢廉政框架
近年来,我市卫生系统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以重点带全面,突出多项重点工作,在全市卫生系统筑牢了廉政框架。“在几项重点工作的带动下,从医德医风到药品采购、医药监管都更加规范,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市卫生局纪检组长岳晓虎说。
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市卫生局狠抓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服务环境。在全市建立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医德考评结果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相结合,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电子化监督平台,在医疗服务窗口设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仪器,使患者在就诊后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进行评价。此外,我市还在全市各家医院开展争做医德医风示范活动,通过“社会评医院、患者评医护人员”先进典型评比,评选出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示范科室、优秀医生和优秀护士,并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其先进事迹。
近年来,我市加大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力度,努力降低药品、器械耗材成本,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积极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切断伪劣药品、医用耗材的流通渠道,落实了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审核购销发票,对重点监控限额采购药品进行全面登记;建立完善了医用耗材信息平台,优化招标信息,实行“四位一体工作模式”进行药品、器械耗材招标工作;进一步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联合市纠风办多次对全市医疗机构执行全省统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集中采购执行中存在的违规行为。
医药和医疗器械价格,一直是卫生领域监管的重点。市卫生局在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方面下了不少真功夫,近年来共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和药品价格政策进行专项检查4次,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医疗机构“巧立名目收费、打包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问题进行检查,严肃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分解和重复等违规收费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物价政策,实行药品与诊疗项目价格公示制,并设立意见箱和收费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突出行业特色
完善惩防体系
针对卫生系统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市卫生局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项廉政建设工作,在全市卫生系统刮起了一阵阵清风。
为促进全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用权,进一步增强卫生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今年,市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活动。活动范围主要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科级以上负责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内设部门负责人。“活动旨在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岳晓虎说。该活动下发了详细方案,集中清理了全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在防止利益冲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符合卫生行业特色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
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开展“统方回扣”专项治理工作,收到了良好反腐倡廉效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统方回扣”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避免为不正当商业目的统计医师个人和临床科室有关药品、高值耗材用量信息,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为商业目的统方。对于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擅自统方或者为商业目的统方的,不仅对当事人从严处理,同时追究医院有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转变“以药补医”机制,保证基本药物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系统孜孜以求的目标。乡镇卫生院的药品便宜,平时有个小病就医花不了多少钱。近年来,我市的老百姓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这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实现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记者了解到,我市成立了基本药物配送管理中心,对药品配送企业及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财务结算,定期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送基本药物。在政府举办的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价格。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展情况。2011年,507种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中标价格比国家和省价格部门公布的零售指导价下降67.54%,比2010年我市中标价格下降31.8%,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党的十八大报告鼓舞人心,国家出重拳反腐倡廉,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全市卫生系统将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取得新成绩,创造新经验,努力建设一个‘廉花’盛开的焦作卫生,争当全市廉政建设工作的排头兵,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袁树庄铿锵有力的话语,无不透出全市卫生系统上下一心齐铸“廉政墙”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