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强化制度管理和深化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强化对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优化工作环境,留住大学生村干部。该区一方面及时解决大学生村干部的吃饭、住宿及办公场所问题,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明确专人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并组织开展走访农户活动,让大学生村干部切实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帮助他们早日在政治上成熟。
强化制度管理,管好大学生村干部。该区将大学生村干部的考勤工作纳入干部管理范围,实施月考勤和双月工作汇报制度,对大学生村干部实行区级抓宏观、街道抓具体和村级抓日常的三级管理,并制定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深化实践锻炼,用好大学生村干部。该区通过让大学生村干部直接参与农村具体事务的决策、组织和处理,引导大学生村干部积极主动地学会同群众交往,不断丰富处理农村事务的经验。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有文化、见识广和思想先进的优势,组织他们开展调查研究,为村级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截至目前,该区共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各类活动15场次,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村干部作用的发挥。 (张俊 梁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