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明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山阳区作为焦作市的中心城区,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其中农村面积46.4平方公里。发展瓶颈在农村,发展潜力也在农村。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继续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一化”带“三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作为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集中精力,真抓实干,以新型社区建设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
(一)统筹规划,以规划统领新型社区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山阳区依据《焦作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和《山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长远,站位全局,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就业创业等因素,坚持高标准规划,统一布局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一是以南水北调征迁安置为抓手,规划好沿线各村新型社区。以现有安置小区为基础,不断扩大沿线各村社区规模,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二是以集聚区建设为契机,规划好北部沿山区域各村新型社区。及时启动集聚区范围内5个村整村搬迁和沿山各村合村并点工作,规划建设涵盖10个村、集聚26000余人的中星社区。三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结合实际,一村一策,精心运作,分步实施,建设新型社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目前,全区新型社区布局规划已基本完成,初步规划新型社区6个,涵盖全区所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
(二)完善基础设施,以服务推动新型社区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等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作为新型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入住社区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社区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参照城市社区标准,积极构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餐饮购物、托幼养老等服务,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宽入住社区农民城镇落户条件,大力组织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兑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各项政策,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
(三)发挥优势,以产业支撑新型社区建设。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功能。建设新型社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依靠产业发展来支撑,以产业发展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有钱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一是利用有限耕地,发展新型农业。根据辖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辖区农民集约使用土地,进行农业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业观光园等。二是集约使用土地,壮大新型工业。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土地资源整合,围绕集聚区建设,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大、集聚效应强的投资项目,不断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三是依托区位优势,做强第三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著名商贸服务业品牌,带动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上班创业、增收致富,最大程度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作者系山阳区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