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铝合金管穿透右胸 医生妙手转危为安
市第四人民医院为铁路系统离退休职工免费体检
专家面对面
治疗乙肝肝硬化
科学正规是关键
市中心血站多措并举确保冬季供血
爱“较真”的护士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铝合金管穿透右胸 医生妙手转危为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董晓龙(右一)和同事正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商讨。
  图为抢救现场。
 
   

  近年来,钢筋穿脑、铁棍穿胸的意外事故屡见报端,大家将这些意外事故发生后,患者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情况称之为奇迹。如今,这样的奇迹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上演……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事情还要从12月8日这一天说起:晚上11时许,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董晓龙和医生吴小永、张满堂、周冬冬在连续做完3例心脏搭桥手术后,为了进一步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一直没有离开医院,就在他们商讨完患者的病情,准备小憩一会儿的时候,“叮零零……”科室的电话想了起来。原来,是医院急诊科打来的电话,称从我市一家医院紧急转来一位因交通事故导致胸部受伤的危重患者,急需进行抢救。得知这一情况后,从事心胸外科专业10多年,抢救过无数位危重患者的董晓龙并没有丝毫惊慌,而是有条不紊地安排周冬冬到急诊科接患者,他与另外的两名医生也马上从9楼的心胸外科上到了10楼的手术室,并通知了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占军以及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术前准备。可是,当这位患者被医护人员推到手术室的时候,身经百战的董晓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眼前这位患者,虽然神志尚还清醒,可一根直径约10公分的扁形铝合金管从右侧胸前穿过后背,连同毛衣、秋衣一起插入胸部,胸前、胸后还各有长约20公分的铝合金管裸露在外。事后,董晓龙回忆说:“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么严重的胸外伤,是不是让患者到郑州的大医院就诊,可转念一想,即使晚上行车,到达郑州也需要一个多小时,但患者现在的情况,拖上1分钟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你的头痛不痛?”“肚子疼不疼?”“胳膊、腿还能动吗?”定下心的董晓龙马上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在知晓患者的状况还算稳定后,董晓龙还是不放心,一方面安排麻醉室、手术室的相关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输上“双路”液体;另一方面打电话邀请普外科、泌尿外科负责人到现场进行会诊。同时,他还打电话请曾在该院心胸外科工作多年的外科专家、主任医师陈军共同进行手术。正在家中休息的陈军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立即赶往医院。就在手术的准备过程中,董晓龙又给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打电话进行汇报。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产生疑问:难道医生抢救患者还必须给院长汇报吗?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耽误时间呢?其实不然。因为,身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的李全民本身就是我市一流的心胸外科专家,尤其是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担任主任多年,有着深厚的医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心胸外科临床经验。董晓龙打电话的目的,一是将这从未见过的疑难病例向院领导汇报,二是希望能得到老主任的进一步指导。李全民在电话中简单地询问了患者的病情以及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指导后,果断地告诉董晓龙:“要尽一切力量抢救患者,如果有需要,全院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将予以全力配合。”

  次日凌晨2时左右,手术正式开始。随着手术刀在患者胸部右侧缓慢地划动,患者胸腔的损伤状况暴露在医生的面前,尽管术前董晓龙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过种种预测。可是,当长约50公分的铝合金管被拔出的那一瞬间,眼前的一幕还是令大家十分震惊。只见患者右胸的12根肋骨断了6根,断裂的肋骨向一把把匕首呈现“扇状”刺了出来;血肉模糊的右胸腔里到处残留着毛衣、秋衣的碎片。陈军、董晓龙再经过进一步探查,发现患者右肺上叶、中叶、下叶都有明显破裂,膈肌也存在损伤。

  那么,肋骨断裂、胸腔污染、肺部损伤等症状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医生会感到震惊呢?据董晓龙解释,患者一侧胸腔肋骨断裂了一半,说明胸腔不好修复,一旦修复不成功,患者的肺部将会受到挤压,造成胸廓畸形,术后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胸腔内大面积污染,特别不好清理,一旦清理不彻底,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严重感染,还是会要了他的命;而肺部的修复手术,在医学界被称为毁损性手术,一旦不能妥善修补,患者的肺也就无法再生。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这些心胸外科的专家们确实感到有些棘手。不过,医生的责任、患者的病情也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的退却和犹豫。在经过了简单的磋商后,医生先对患者长达7公分的肺部伤口进行修补;之后,又进行了细致地胸腔污染物清理;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医生开始对患者那些断裂成一段一段的肋骨进行对接和固定。

  为什么要说是最艰难的呢?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断了胳膊或断了腿,一般情况下,做完手术固定一段时间,等骨头长好了,照样活蹦乱跳,该干啥干啥。但是,这次可不一样,患者6根肋骨断裂,有的还断裂成3段,要想把这些一段一段的小骨头在胸部这个既不能上夹板、又没有依托物的位置固定、对接好,可真是一个大难题。不过,难题归难题,这些心胸外科的专家还是有解决的办法。他们将医用钢丝剪成10~15厘米长,用这些钢丝把患者断掉的肋骨捆扎、编织起来。然后,将编织好的断骨与原有的骨头进行对接。之后,再用钢丝进行捆扎、编织、固定。据术后统计,这次手术仅钢丝就用了25根。董晓龙后来形象地介绍:“说得直白一点,这与编筐、编篓差不多。”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笑起来,怎么外科手术会像编筐、编篓一样呢?事实上,对于心胸外科的医生来说,恐怕不仅要掌握“编筐、编篓”的技术,还要学会“绣花”的技术。据了解,为了缝合人体内的一些微细血管,心胸外科的医生要用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线,并带上显微镜进行操作。所以,一般的外科医生可能学上个三五年,就能独立进行手术了,但是心胸外科的医生却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出师。

  8时许,这名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所有的医护人员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术后1个小时,患者神志清醒;2个小时后,拔除器官插管;2月10日;患者便从ICU返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目前,患者病情恢复良好。

  (本栏照片均由市人民医院提供)

  新闻链接

  专家简介:董晓龙,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河南省血管外科委员;从事心胸外科专业10余年,2008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就读在职硕士;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治疗及大血管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对各种心脏瓣膜病及冠心病的诊治有一定造诣;曾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

  科室简介: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成立于1979年,是我市最早成立的心胸外科专业科室,1990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成功开展我省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成功实施我市首例心脏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心内直视手术台数年突破150余例,总数突破4000余例,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专科”。该科开展各类心脏病的治疗和胸科疾病的治疗,年均手术量超过500例,综合成功率达到99%,尤其在冠心病、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的救治方面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开展的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婴幼儿二尖瓣成形术、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等技术填补我市技术空白。其中,单纯房缺、室缺、肺动脉狭窄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成功率在99.5%以上,并成功开展“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双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等高难度手术,成功完成60余例大血管动脉瘤手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