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5年前,42岁的薛先生因出现反复腹胀、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被确诊为乙肝肝硬化。随后,他开始奔走于全国各地,寻求所谓的偏方、祖传秘方来治疗疾病。然而,让薛先生感到懊恼的是,经过这些年的治疗,腹胀、乏力的症状非但没减轻,反而愈加严重,并出现胸腹水及下肢严重浮肿等症状。后来,在熟人的介绍下,他决定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经检查,薛先生已经发展到“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于终末期肝病,同时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症状,随时会危及生命。对于他的病症,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肝移植。不过,由于肝移植手术费用昂贵,后续治疗也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
同样是患上乙肝肝硬化,46岁的张先生在9年前被确诊后,每年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住院两个月,接受正规治疗,且出院后在家坚持服药。如今,张先生乏力、腹胀等症状消失,经复查,肝功能正常,病毒转阴,B超提示其肝硬化已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同样的疾病,为什么治疗效果却不一样呢?对此,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韩志启接受采访时说,及时科学的正规治疗,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关键。
据韩志启介绍,乙肝肝硬化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 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纤维化以及再生结节形成,是肝病的终末病理阶段。肝硬化早期无任何明显的临床表现,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征象,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失代偿期肝硬化的5年存活率小于25%,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针对病因的治疗越早进行,效果越好。”韩志启说,“经过正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等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治愈率在80%以上,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让这些患者再花高额的医疗费进行肝移植。”
韩志启表示,目前,随着新的核苷(酸)类似物及新的Peg干扰素的问世,乙肝肝硬化的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不过,乙肝肝硬化治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患者一定要到专业治疗机构求诊,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