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张国波)今年年初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博爱县着力在企业转型上做文章,转出了“快、宽、稳、好、活”局面,工业经济实现了“两好”增长。
转得快。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在面临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该县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向提高企业竞争力快转。同时,加大企业的高新技术转型力度,如该县汽车行业今年实现了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铸造和建材行业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向优化品种结构上转,在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纺织行业向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以及企业品牌建设上转,迅速提升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海华纺织公司增速49%、妙字号公司增速110%、伊赛肉业公司增速58%、金鑫恒拓公司和爱芙帝公司增速都在120%以上。
转得宽。该县一是重点利用国家对重点产业振兴项目、高新技术改造项目、信息化和规范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政策,帮助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对光伏发电示范发电项目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节能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品牌营销,争取国家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一次补助50万元的政策奖励资金。四是积极落实国家对困难企业实施社会保险优惠政策。五是积极利用国家对煤炭企业暂缓征收价格调节基金的政策,促进该县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
转得稳。在企业转型中该县积极做好用工、用地、用电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净化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对于拥有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优质中小企业,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及其他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担保融资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今年年初以来,该县为工业企业解决各类困难114个。
转得好。该县在企业转型中组织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鼓励重点企业或骨干企业通过参加特色商品交易会和产销订货、工商对接、产业合作以及行业间的展销会等,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积极鼓励企业虚实联动,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交易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市场多元化,使得润华公司、中远橡胶、泰鑫机械、馨之源、华岩实业、千骏公司、北星耐材、三合耐材、六邦橡胶等企业拥有稳定的客户,保证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转得活。该县创新机制,帮助企业引进和储备生产、技术、销售等高端人才,采取制定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和开展校企合作、委托培养、业务研修等方式,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紧缺技师,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截至10月份,该县裕华公司、燕京啤酒、金隅公司、强力公司、赛尔公司、新开源、中远橡胶、润华公司、圣宝公司、伊赛公司、电业公司、方便面厂等企业共引进高端人才100多名,支撑了企业发展。
企业转型发展,实现了该县工业经济的““两好”。即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1月至9月,该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3.4亿元,增长18.7%,较一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74.3亿元,增长22.1%,增速居全市第二。二是企业经营日趋向好。该县30家重点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一举扭转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