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文生
本报通讯员 王文跃
“500亩的花生都收完了,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只等春节卖个好价钱。”指着一个个码放整齐、装满花生的编织袋,中站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南阳昨日对记者说。
据了解,兴农合作社所在的西冯封村地处焦作市西部工业集聚区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区建设,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村只剩下400多亩地。人和机器都有,哪里去找地呢?刘南阳犯了愁。
刘南阳一直有学习农业科技杂志和观看网站视频的习惯,一次不经意间的浏览让他茅塞顿开。“当时节目正在介绍巩义市河洛镇沙鱼沟村对黄河滩地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拨云见日一样。”他说,那里有大片的黄河滩地可以开发利用,距黄河小浪底水库50公里。
“一般情况下,黄河小浪底水库一年就调一次沙,水淹了也不影响花生生长。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我的农机梦还是要在咱河南来圆。”刘南阳感慨地说。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南阳分别在黄河南岸以每亩580元承包了1000亩耕地种植小麦,在黄河北岸以每亩230元承包了500亩滩地种花生。“之所以选择花生,正是看中了花生耐旱抗涝的特性,十分适合黄河滩特有的沙质土壤。”刘南阳说。
知道刘南阳的人都说,他是个农机迷,干什么都想用机械代替,一说要种花生,他一下就投入23万元购置了全套的花生种植机械。拖拉机、播种机、植保机、花生挖掘机、摘果机一应俱全。“花生不比其他作物,收获时间短,如果不用机械化作业,就需要大量的人工,500亩地没有六七十人根本不可能完成。”刘南阳说。
刘南阳算起了经济账:“连收获带摘果人工每亩在70元左右,500亩地花生仅收获一项,人工费就要达到3.5万元,而购买一台花生挖掘机和一台摘果机,总价不到3万元,人工费都超过买机器的钱了,你说哪个合适?”
“三秋结束后,合作社的服务面积也最终达到了1.2万亩,尤其是今年这500亩黄河滩地上的花生试种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明年再战黄河滩。”刘南阳充满自信地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