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科技·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荷才露尖尖角
“全息头盔”
可实现360度观察
大蒜灯
网络流行语
智能“文身”
可监测人体疲劳程度
茶具吊灯
有趣的星系生物蛋杯
文化遗产靠3D测绘“复活”
信不信
未来的衣服是“电池”
倒转的天空种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不信
未来的衣服是“电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日前,复旦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校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课题组,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能源器件——取向碳纳米管纤维。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将使人们企盼随时、随地、高效地使用太阳能的梦想得以实现。

  “电池纤维”可制衣

  彭慧胜教授的团队新研制出的这种新型、柔性的纤维状能源集成器件,可以制成一根根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纤维状太阳能电池,其直径只有60~100微米(1毫米=1000微米)——纤维状,意味着它们可以像普通化学纤维一样,被编织成衣服、裤子等纺织品,这样,这些衣裤整体就成了一块大太阳能电池,并能实现自身“发电”。

  目前人们对于具有明显优势的太阳能的利用率,连1%都达不到,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开发空间。太阳能电池无疑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领域。目前已经大量投入使用的传统型板状太阳能电池,在应用场所和可移动范围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在面积和朝向上对阳光入射角度也有很大的限制性。而这些问题,在彭教授的太阳能电池中都不存在。

  神奇的是,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不同,彭教授研制的这种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还实现了在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同时,能够把这些能量储存起来,而不需要外接其他蓄电池或储能设备。这样,即使在没有日光及对光电需求量更大的夜间,人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太阳光能源。

  发电储能一身兼

  据悉,在一根纤维上实现既发电又储能,是彭慧胜教授课题组最为重要的原创性突破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已被最新一期的国际化学原创性研究领域权威期刊《应用化学》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负责期刊审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彭慧胜课题组用一个“非常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一根纤维上同时实现光电转换和储能”,这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且在全纤维状能源系统研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光 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