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凯
12月21日,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显示,中国自主品牌连续第二年在长期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
J.D.Power亚太公司在中国开展车辆可靠性研究已有三年,这项研究衡量车主在25~36个月拥车期内遇到的问题,包括8个问题类别的202个问题症状。总体可靠性由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高。
报告显示,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车辆可靠性差距从2011年的139个PP100缩小到了2012年的80个PP100。自主品牌车辆可靠性的平均分数从2011年的327个PP100减少到了2012年的250个PP100。在11个颁奖细分市场中,自主品牌在3个细分市场中获得奖项,分别是高档紧凑型车天津威志、入门高档中型车比亚迪F6和微客哈飞民意。
自主品牌近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可以从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得到验证。与此相对的是,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整体形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自主品牌对于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似乎也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办法。
如何提升产品的美誉度,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提升产品的可靠性肯定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放眼当今车市,以新技术、高配置为卖点的产品不胜枚举,然而一款“老普桑”的退市,硬是让许多人唏嘘感慨。为何如此?因为“老普桑”给人们留下了皮实耐用的深刻印象,而很多所谓新锐车型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老普桑”。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评判一款车的好坏,不仅仅在于有多大马力,也不仅仅在于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而是要看这款车返修率高不高,能不能长期保持良好运转。如果一款车三天两头“搞罢工”,哪怕它是千万豪车,也远称不上一款好车。
一位资深评论人曾经这样说过,“国民车”不是竞速机器,也不是移动别墅,它应该是实用至上的产物。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国民车”是什么?就是老百姓选的车。老百姓不是赛车手也不是大富豪,不需要成为“技术流”或“豪车控”,只有皮实耐用、易养好开才是他们选车的标准。
因此,笔者以为,对于整体还处在弱势的自主品牌来说,不要仅仅着眼在新技术、高性能等噱头上,应该在细节上更加用心,踏踏实实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百姓信你了,才能有好口碑,车才能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