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凯明 通讯员陈璐仰) 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新区苏家作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当前,全乡上下按照新区的整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凝心聚力建设美好苏家作;以抓创新、抓特色、抓品牌为动力,以六大创新实现新突破。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加快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启动苏家作社区建设,集中利用3年时间完成试点工作,将建成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城镇化进程。
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式,在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围绕新区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办法,全力为项目构筑“高速路”。同时,该乡强化协调服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苏家作社区等总投资19.8亿元的10个项目。
创新农业园区建设形式,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根据各村现有产业基础,在全乡规划建设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百、千、万”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申报高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粮食品质与产量,并以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为依托,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规模化、规范化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
创新文化建设模式,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步伐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加强文化旅游项目的编制和申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聘请专业机构和高端人才,对文化资源进行高标准包装策划,编报项目,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创新体制机制,在改善民生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加强对城乡养老金、失地金、低保金的管理,按照“阳光听证”程序,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强化计生优质服务,探索建立计生协会实体经济,争创一流水平;加大地方道路建设力度,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创新创先争优形式,实施“三大工程”,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该乡构建党员干部交流平台,创新党员干部教育模式,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行为规范”工程,加强农村班子规范化建设;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力促创先争优常态化;实施“创优创牌”工程,树立乡村工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