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婧 通讯员任永立) “现在办事很方便,政策有啥弄不清的,打个电话就有人解答。医院服务不好,打个电话就有人受理……”12月20日,在武陟县龙源镇任徐店第二卫生室,正在办理新农合参合手续的村民陈小顺向记者诉说他对医疗服务变化的感受。
陈小顺所说的热线电话不是平日里各医院公布的咨询、监督热线电话,而是直通该县卫生局局长办公室的局长办公电话。
如何更加有效地对医疗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倾听群众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今年6月,武陟县卫生局通过印发《告全县父老乡亲书》,向群众公布了局长办公电话,作出了“局长办公电话无障碍”服务承诺,群众可随时打电话向局长反映就医中遇到的难题或咨询政策。
今年9月,村民老张通过这一监督热线质疑他所在的村卫生室存在药品加价问题。接到这一举报电话,该县卫生局组织合管办、药政和医政等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开展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这一卫生室向老张出售药品时多收4角钱。该县卫生局立即责令卫生室负责人登门退还多收的药品加价部分,并向患者道歉,同时对卫生室处以多收金额十倍的罚款,对其所在地的乡卫生院进行全县通报批评。“虽说退还的只是4角钱,但对我们农民来说却是沉甸甸的。”老张说,是卫生部门的重视,让群众的监督有了效果。
武陟县严格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对挂床住院、冒名顶替、虚假门诊,将不符合补偿规定的疾病或诊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不及时上传住院信息、分解住院,让患者自费购买临床路径外目录内有关药品、卫生材料和作各种检验检查等违规行为,明确了认定标准和处罚办法。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因违反新农合规定受到惩处的,一切后果均由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与就诊患者无关。医疗机构停止住院患者补助或强行让不符合出院条件的患者出院,对该定点医疗机构给予次均费用数倍罚款、取消新农合定点资格、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严厉处分等。截至目前,“局长办公电话”共接受群众投诉案件19起,回访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有效的监督助推了优质服务的开展。该县印发了54万份《告全县父老乡亲书》《武陟县先住院后付费告知书》送到百姓家,全县13个乡镇17万农户家家都有“明白卡”,35场次“卫生政策宣讲”为群众解读医改政策,3000名医务人员向社会作出了服务承诺。
“‘五想十免’医疗惠农政策说到了俺们心坎上。”西陶镇西陶村村民史小孬说,医改政策越来越惠民,农民就医越来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