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我眼中的莫言
尧河流域的草编技艺
生龙活虎
天 堂 峪
每周一字
元旦抒怀 (外一首)
为了忘却的记忆
安仁与利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 堂 峪

作者:□都屏君 任必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天堂峪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有“世外桃源,人间天堂”之称。位于沁阳市紫陵镇最北端的深山里,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了无人村。

  在沁阳地图上,标明的是“天苍峪”,但紫陵人向来不这样叫,他们都称之为“天堂峪”。这个被人们誉为世外桃源的人间天堂如今为什么无人居住?这个山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近日,我们一行四人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这个深藏于太行山中的神秘村庄。

  从仙神河进去向东山攀登,这条山路好多年没有人走过了,我们几乎是另辟蹊径。从前的山间小路早已长满了荆棘,每行一步都得用镰刀开路。好在我们事先找了一位老向导任家业给我们引路,才不致于迷失方向。任家业快7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为生产队在天堂峪砍过柴、背过椽。我们问起天堂峪的来历,他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们。

  据老年人将,明朝末年,紫陵村一任姓农民在深山打猎时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树木参天,有山有水,适宜居住。于是在隔年的正月十九即“天苍节”这天,举家迁到了这里,后来慢慢演化成了村落。为了纪念搬迁的日子,于是将新建的村子取名为“天苍峪”。生活在这里的人家与世隔绝,既躲避了连年的兵荒马乱,又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我们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来到了一个山凹,前面出现了一处残垣断壁的村落遗址,任家业说:“到了。”

  村子的房屋完全用石头砌成,曾经住过四五十户人家。有一百多间房,但均已坍塌。屋坑中长满了树木、藤蔓。村子里有街道、广场;有磨坊、储水窖;有厕所、饮马坑;房屋有厨房、卧室等。就着高低不平的山势建有羊圈、牛圈、猪圈等,还有专门的公共坟地。

  环顾四周,这里四面环山,酷似盆地。村子前后分别有一条小道,向北通往山西,向南通往河南,整个村子被一条小河环抱,河里长年流水。河边有几盘石磨和几个碓臼。石磨有大有小,碓臼坑挖在巨石上,这大概就是舂米磨面的地方了。环村石砌的梯田早已荒芜,大约有100来亩,长满了荆条和叫不上名的灌木,长年累月的杂草自生自灭,地上积攒了厚厚的腐叶。

  我的脑海里呈现出了五百年前类似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活场面:妇女磨面、碾米;男人牵牛拉磙打场;孩子们上在高高的核桃树上摘核桃或是在石板铺就的窄窄的街道上追跑撵打。夏天的麦浪,秋天的谷子,还有那雪白的棉花,挂满枝条的柿子、大枣……组成了一派祥和、温馨的繁荣景象。

  这么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为什么就消逝了呢?我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疑问。任家业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太过安逸的日子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世界上哪有世外桃源?那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

  是啊,安逸使人颓废,天堂不易久居,这大概就是天堂峪消逝的原因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