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博爱县月山镇杨中道村是当地有名的木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木制品加工生意。“这么多欧式小楼,村里人挺富裕啊!”12月25日,记者一走进杨中道村,就被几栋欧式风格的居民楼吸引住了。
“是啊,俺村大多数人都有家传的木工手艺,乡亲们靠手艺致富,花上三四十万元盖个小楼很正常。”该村党支部书记沈海英说,“先来这家看看,他家除了做楼梯扶手外,还手工编制鸟笼,其作品在今年博爱县举办的首届竹编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沈海英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村民李德强的家。
“这鸟笼真漂亮,价钱一定不便宜吧?”记者好奇地问。
“俺的鸟笼是纯手工编制的,笼子上的雕花也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10天左右才能出一个成品,所以价钱都在1000元以上。”李德强说,“俺现在没有条件大批量生产,虽然下订单的人很多,但每个月只敢接3个订单。”
李德强告诉记者,他从15岁开始学习编制鸟笼,到现在已经40年了,虽然手工编制鸟笼费时费力,但他还是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从李德强家出来,记者随意走进几户人家,发现家家都在忙着生产。
“村里干木匠活的人真多!”记者感叹道。
“那是,俺村解放前就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村,村民们手艺都很好。”村民李统一说,“这几年,村里人发现木制楼梯扶手市场需求旺盛,于是家家户户都做起了楼梯扶手,就连以前在外打工的人也回来做起了木工活儿。”
“现在俺村240多户村民有90%都做木制品生意,平均每户年收入在7万元以上。这不,俺正在考驾照,拿到驾照后就去买辆车。”站在一旁的村民葛元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