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募捐箱里的捐款已发霉。 (本报资料图片)
近日,网爆成都市红十字会在汶川地震后设立的募捐箱所捐的善款,由于红十字会监管不力,多年未取,导致箱内纸币长出白毛。据当时出资制造募捐箱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本应放在公共场所的募捐箱,有些被严重损耗,甚至被盗,最后超过500台募捐箱被弃于仓库。直到今年6月,红十字会才派人到仓库,清点募捐款。最后,红十字会提供的两张爱心收款统一票据显示,共计捐款6116元。目前成都市红十字会对上述问题未予以回应。
(《新京报》12月26日)
善款发霉,募捐箱被盗、严重损耗、被弃于仓库,这些反映出的绝对不是单个问题或某个单位的责任。
老百姓的善心就这样被弃之如履,这无疑让本已经承受着“信誉危机”的红十字会再次雪上加霜。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社会捐赠总量约700多亿元,与去年相比降幅超过一成。在公众慈善热情高涨的今天,捐赠量反而逆势下行,慈善组织必须从中看到忧患。巧合的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12月27日发布的“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2012排行榜”上获得满分,和另外16家基金会并列第一名。在红十字会信誉危机问题不断的情况下,这似乎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成都红十字会的“不作为”深深地伤害了捐款者的心,红十字会的爱心与奉献精神在人们心中大打折扣,出现捐款发霉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对爱心的亵渎。
为什么会出现募捐箱被毁坏甚至被盗的情况?笔者认为管理不到位是主要问题。根据媒体报道我们得知,无论是成都红十字会还是涉及到的两个合作公司,都是各执一词,各有理由和苦衷,到底谁该负监管不力的责任,一直也没给民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闲置几年的募捐箱和6116元善款,反映的是慈善机构的管理积弊,折射出公益事业的悲哀。毋庸讳言,近年来屡屡曝出的与慈善事业有关的负面新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但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恐怕还在于当前慈善体制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是一种“垄断机制”,只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几家慈善机构得到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此外,监管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问题不断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善款的流向、使用明细等细节问题,想必捐款人不会去细究,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
希望红十字会方面能够以此为戒,切勿再拿这样的事儿来拷问人们的良知,刺痛人们的爱心。更希望有关部门抓紧内部管理,担当起责任,别让人们的爱心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