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2012年12月25日,市北山治理联席办执法人员冒着严寒,兵分三路到我市涉矿的7个县市区的山区进行巡查,防止私采滥挖现象反弹。我市开展北部山区生态地质环境专项治理以来,通过“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这三招强有力治理手段,使北山昔日的郁郁葱葱指日可待。
北部山区有焦作后花园的美称,昔日盗采盗挖、无序开采、植被破坏严重,经过多年的无序开采,已经形成了千疮百孔、山崩地陷的恶劣局面。为有效遏制这种情况,去年3月份,乘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东风,我市开展了“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北部山区生态地质环境专项治理活动。
“两取缔”,是取缔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加工点;“一整顿”,是持续推进持证矿山“四化”(生产工序精化、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场区硬化、周边环境绿化)建设;“一恢复”,是从去年开始,每年选择1~2个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通过3年努力,初步建成北部山前绿色生态屏障,形成新的城市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综合生态区,促进南太行生态旅游区建设。
效果如何?
去年4月至7月底,按照“遣散人员、拆除线路、拆除设备、封堵井硐”四项标准,“两取缔”工作已全面完成,共取缔关闭非法采矿点248处、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710家,全市非法利用硐采和露天开采等形式,破坏山体、毁坏植被、严重污染环境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整顿”工作整体推进,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加工秩序得到初步规范。在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的基础上,我市对全市82家持证矿山企业生产秩序实施了规范和整顿治理,关停采矿权到期矿山企业25家;按照生产工序净化、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厂区硬化、周边环境绿化“四化”标准整顿规范矿山企业57家。截至目前,我市持证矿山企业已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正在进行加工场所棚化、道路厂区硬化建设,已建成生产大棚5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9.5公里,起到了较好抑尘效果,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加工秩序得到初步规范。
同时,我市启动了绿色生态焦作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投入治理资金2.5亿元,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资9600余万元,“一恢复”工作稳步推进。其中,解放区龙寺粘土矿治理工程已完工;解放区春林粘土矿治理工程、上刘庄粘土矿废弃矿山治理工程、中马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武钢废弃粘土矿(衡苑矿山公园)治理工程已完成工作总量的35%;焦东矿采煤塌陷区(黎明脚步山地公园)治理项目园林设计规划方案已完成初步设计,现正在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总投资2200余万元、治理面积2平方公里的九里山和山后废弃采石场治理、冯营和九里山采煤沉陷区治理4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