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焦作市十大新闻
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恭祝全市人民新年快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焦作市十大新闻
(中共焦作市委宣传部、焦作日报社、焦作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焦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焦作市新闻学会评选)
作者:本报史文生撰稿 本版照片为资料照片,由本报赵耀东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编者按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是已经发生的新闻。当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怀川大地,我们把2012年发生在焦作以及与焦作有关的海量新闻作一回顾盘点,从中选编出最值得记忆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奉献给读者,为刚刚过去的生活留下一分记忆、保存一段历史,使广大读者能够以“史”的眼光看清焦作社会在2012年走过的足迹,有所启迪,更好地走向未来。

  1

  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准

  经济转型示范市上升为省级战略

  2011年9月,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新起点上的焦作,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一国之方略,在全省18个地市中率先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构想,并于2012年1月21日获省政府批准。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之后,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发文支持地级市的发展战略。2月14日,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动员大会隆重召开。2月23日,《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实施方案》经市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此,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转型示范,在怀川大地上,几乎可以用妇孺皆知来形容,成为全市人民街谈巷议的热点词汇。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将我市确定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23个省直厅局、省金融机构与我市相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个省直厅局出台支持政策或建立会商机制,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正在推进。

  2

  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转带三转”思路确定

  通过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引领焦作经济走好转型“三部曲”。所谓“三部曲”,一是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二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三是由单项推进向以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转。“一转带三转”思路确定,为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明确了方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对我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进行了集中报道。

  3

  我市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新型农村社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亮点频闪

  焦作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年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创造了多项粮食高产全国纪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0余家,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89.5亿元、利税78.9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总数达3208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总量达64万台,亩均动力达1.43千瓦,亩均动力居全省第一;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8%,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2万亩,占全市农户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总面积的27%。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投入资金41.5亿元,开工社区67个,建设住宅楼473栋、住房18424套,建筑面积264.42万平方米,已腾出土地3927.7亩。全市现拥有万亩以上灌区17个、机井4万余眼,有效灌溉面积24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

  4

  工业转型实现跨越发展

  项目建设力度前所未有

  我市工业持续转型升级,已形成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和风电设备、光伏、光电、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65%,煤炭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由最高时的90%降到不足3%,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焦作把项目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谋划项目3808个,总投资1.9万亿元,旨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项目建设力度前所未有,截至2012年10月底,29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6%,投资进度位居全省第三位;436个新建、续建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7%,成为近年来我市重点建设项目数量最多、投资最大、进展最快、成效最好的一年。其中,引黄入焦工程、兵器集团焦作装备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温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开工建设,瑞庆汽车发动机在焦作新区批量下线,郑焦城际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人民路延伸等项目进展顺利,焦作海关即将开关运行。 

  5

  美丽焦作提升“绿色福利”

  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全面启动

  转型示范的焦作,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治理北山生态,打造城市水系,强化污染防控,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新焦作。为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市加快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北部山区综合治理、城市水系绿化景观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民生活环境,形成北方山水城市的独特景观。一项以治理取缔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加工点、整顿持证矿山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两取缔一整顿”行动全面展开。与此同时,我市启动了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和绿色生态焦作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名单,我市成功跻身示范基地行列。这是我市继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在获得国家支持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6

  两张名片大放异彩

  焦作旅游成功打开走向世界之门

  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以这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为载体,焦作全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创造了叫响全国的“焦作现象”。以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为目标的焦作,正在倾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2012年,我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市政府与省旅游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的焦作旅游可谓亮点频闪:云台山双50亿元、神农山50亿元、陈家沟22亿元、影视城11.8亿元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有序,进展顺利;影视城和陈家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已分别通过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验收;常态化开行“云台山号”北京、武汉专列40趟,引来旅游包机17架。去年前10个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85.3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4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83.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5%、16.64%和16.53%。去年9月14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我市成为首批城市会员代表,标志着焦作旅游成功打开了走向世界之门。

  7

  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在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从2009年国家第一批试点启动至今,我市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成了由“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达150.6万人,参保率达98%,发放养老金2.3亿元,惠及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32万人。2012年,我市全面完成了医改重点任务,开创了“党和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良好局面。去年前10个月,全市城镇医保参保93.9万人,参保率95%;新农合参合250.7万人,参合率97.95%。72个乡镇卫生院和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去年,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范了药品采购供应和使用,明确了费用补偿机制,启动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了“先住院后结算”服务;开展了食品安全规范年活动,继续实施举报奖励制度。

  8

  南水北调建设进入新阶段

  供水配套工程全面开工

  焦作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市南水北调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千家万户带来福祉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成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建立了县区相关工作机构,形成了完善的配套工程建管体系,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和建设分标方案。在省南水北调办的统一安排下,第一批招标工作已经完成。焦作市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总投资5.7亿元,建设5条输水管线,总长45公里,涉及8个县区、14个乡镇办事处、54个行政村,共设置5个分水口,年供水量2.69亿立方米,分别向中心城区、温县、武陟县、修武县供水,预计2013年11月底全面完工。

  9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快速发展的焦作牵手世界精彩连连

  快速发展的焦作,牵手世界,精彩连连。去年前10个月,全市共新批对外投资企业4家;外经工作完成新签合同额1150万美元,同比增长3.3%。我市外派劳务也有起色,目前已外派劳务3705人,占省定目标的102.9%;完成对外投资1095.57万美元,占省定年度目标的109.5%。同时,我市还加快与境外资金合作开发的步伐,引导企业拓展领域,通过“以工程换资源”的方式开展合作,重点支持了好友轮胎与越南、柬埔寨合作开发、加工橡胶项目。招大引强,助推转型示范,焦作颇有作为:2012年,围绕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奇瑞汽车年产61万台发动机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中国兵器集团焦作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中站区三木表层材料工业园项目等一批大项目;洛阳银行入驻焦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实现战略合作。

  10

  精神文明建设花开朵朵

  一年1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孟杰、杨常珍等1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伦敦残奥会上,我市残疾运动员冯奇在52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夺冠。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我市又一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我市第四次获此殊荣。王常安、郭旗、张小爱、靳小秀、马四、杨仕智、璩正茂、李玉香、李武健、徐江涛等10人入选感动焦作十大人物。多氟多无偿献血先锋队、温县供电公司退伍军人电力服务队、追梦爱心团队、买银胖获得感动焦作十大人物特别奖。据悉,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焦作军分区政治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和焦作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感动焦作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经进行了五届,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诠释了人间的真善美,反映了我市各界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在全市营造了学习模范、关爱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史文生撰稿)

  风神轮胎,风行世界。

  又是一个丰收年。

  美景引来京城客。

  幸福写在脸上。

  家禽饲养富农家。

  (本版照片为资料照片,由本报记者赵耀东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