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看山阳区经济发展,可用一字形容:活。“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充溢着创新之气,“全省最具投资价值的县市区”和连续七年的“市政府目标管理一等奖”彰显着刚健之力……2012年1~10月,该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72亿元,同比增长21.6 %;公共财政预算完成3.42亿元,其中税收比重为91.7%,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2年,看山阳区社会稳定,也可用一字概括:和。连续五年的“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城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记载着该区居民的幸福之旅,群众民生满意度、社会和谐稳定度大幅度上升。
经济活、社会和,该区已开启“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先进区”的新征程。
“归根结底,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山阳区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而且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上也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为山阳区发展凝聚力量。”该区区委书记孟令武的话,佐证了该区对党建和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孜孜追求。
山高绝顶人为峰
事业成败由很多因素决定,然而最关键的还是人。
“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正是秉承这一理念,该区在加快发展中统一思想,在抓党建促发展过程中达成共识、在不争论中加速前进,以实绩论英雄、以破解难题看能力。
一年来,该区五大班子领导、党员干部带头分包联系点创建任务,各区直单位与街道、社区、农村等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党建工作,相互联动、整体推进,形成了齐抓共建的合力,走出了一条“多方联动抓党建,拓宽视野筑平台”的基层党建新路子。
该区不断从创新载体入手,搭建起了让党员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区全面实施了“山阳先锋”工程,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以“比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星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比好争星”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该区创新管理模式,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开展了“亮牌示范”、“示范点创建”、“三化一创”等活动;在全市“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中,该区紧紧围绕在全省城区率先实现新跨越这一主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六帮六促六推进”活动。同时,该区还选派上百名有发展潜力的机关优秀干部到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党建主战场,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做到了党建工作长期有人抓、有人管。“人”这一因素在党建工作中被有效激活。
树高千尺在根深
“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为催生服务型政府,加速推动山阳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在谈起该区荣获全市唯一一家2010~2012年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党委称号时,对笔者说。
一年来,该区以“千名干部下基层、六帮六促六推进”活动为契机,近千名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村组、社区、企业,与群众开展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脚跟脚的服务,他们足迹所到之处,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新的发展,焕发了新的希望……
该区五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新城街道、东方红国际广场项目等地,就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征迁安置、新农村社区建设等话题问计于民,并勉励下基层工作人员扎实为群众办好一批实事。
跑项目、争资金、找路子,既是下基层驻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帮扶基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该区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带项目下基层”、“带案下访”,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上出主意、想办法,真正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
截至目前,该区54个帮扶工作队的1100多名工作队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各类建议1800多条,摸排出各类问题109个,承诺办实事237件,推动了全区的经济发展,演绎了党群、干群鱼水情深。
激活春水漾千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有责任、有义务加入这个创先争优的行列,为民服务。”2012年11月30日,参加该区党员志愿者“先锋惠民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的党员志愿者王梅说。
一年来,该区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三级服务网络作用,以党员服务网络为平台,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做到了“五进中心”,即党务工作进中心、便民利民服务进中心、劳动保障进中心、矛盾调处进中心和社会事务进中心,并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果不是社区党支部的关心,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今后的生活。”家住龙源湖社区的居民闫二斌告诉笔者。他从5岁时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直至26岁那一年,双手已不能动弹。得知情况后,该区组织医疗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多次前往他家为其检查身体、安慰他、鼓励他,最终使他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从此,他仅靠着一张嘴、一个小棍练习点击键盘上网学习,被人们称赞为“焦作的张海迪”,并获得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焦作市志愿服务市长奖优秀奖。
截至目前,该区共组织全区128余支志愿服务队、5000余名党员志愿者,为下岗失业人员推介就业岗位200多个,慰问贫困群众及党员400多户,派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300余人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5000余件。
硕果盈枝满庭芳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在农村,该区在19个村深入推广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逐步建立了评议结果与村干部待遇挂钩相结合的制度,激发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社区,该区通过面向社会选聘、街道机关下派等方式,逐步构建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在机关,该区不断加大辖区“两新”组织排查力度,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和派驻党建联络员等方式,把党支部建在市场上、建在项目上、建在产业链上,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范围;
在企业,该区结合分行业创“五好”的要求,坚持做好事业单位和不同行业的党组织班子建设工作,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该区还开展了“双百夺旗争星”和“星级示范点创建”活动,培植、树立了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集体典型和个人典型。在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安置、城际铁路征迁和棚户区改造等全区中心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与广大群众共渡难关,涌现出了艺新街道办事处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谢瑾如等优秀共产党员。
党的建设推动着山阳区的发展,党的领导引领着山阳区的巨变。如今,山阳区正迎着党的十八大的曙光,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凝聚在党旗下,在“科学发展、强区富民,建设一流城区”的进程中,阔步向前! 李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