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1月2日14时许,在山阳区新城街道恩村一街和圣祠下的南水北调河道处,来自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焦作师专怀川文化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和附近的村民正在为眼前土层中成堆的神秘黑石“寻身世”。
“2012年12月30日,我在这里发现了这个断层,还在黑石堆里发现了一块红陶片。”发现这堆黑石头的是村民柳海龙。他说:“有着30多年考古经验的市文物队原队长杨贵金告诉我,这块红陶片和黑色石头可能是距今2700多年前东周时期的遗留物。‘黑色’也许是东周的官员或百姓在祭祀时留下的火烧痕迹。”
听了柳海龙的介绍,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冯春艳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说:“仅从这堆黑石头里发现一块陶片并不能完全断定它属于哪个朝代。而这些发黑的石头堆可能是人们在这里取火时留下的痕迹。如果要进一步揭秘古人取火的用途,则只能靠考古发掘来判断了。”
有人猜测说这是一处古窑址。对此,冯春艳解释道:“可能性不大。因为烧窑遗址都会留有烧结层,这里则没有。”
焦作师专怀川文化研究所程峰教授挖出两块黑石头,捧在手里端详一番。他说:“这两块石头的连接处都呈白色,像是烟熏的。”“考虑到遗址处紧靠古官道。这些黑石头很可能是东周时期的军队经过焦作时生火做饭时留下的痕迹。”来自市政协文史委的李庆保说。
“这里曾经有河流存在,村民们打井时还发现过鱼化石呢!会不会是居住在河边的人们烧烤食物时留下的痕迹?”村民李恒斌想为专家们提供些线索。
我市的文化学者宋宝塘说,该处遗迹得到了市博物馆相关专家的初步判断,红陶有可能是仰韶时期的历史遗存。如果能得到权威部门的进一步论证,则势必会增加和圣祠乃至我市的历史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