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术界认为,72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武陟一带聚居着燧人氏风姓的一个支脉——无怀氏,是大伏羲氏族一个较大的部落。部落首领姓风,名苍芒,号无怀氏,其活动中心在今天的西陶镇古城村,其城叫作古怀城。后来,苍芒成了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一任帝,在位38年,号称苍芒大帝。氏族联盟时代结束后,无怀氏部落解体,于其地建怀国,而族人则以怀为姓,全国各地的怀姓就发端于此。
带着浓厚的兴趣,2012年12月15日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张德斌、周小战、荆小斌),前往武陟县西陶镇古城村,试图探访无怀氏部落的历史踪迹。在西陶镇政府接上办公室郝主任并与村里进行联系后,我们就直接向村里赶去。
古城村在西陶村南约二里,南邻新孟公路。村西口有几颗大柳树,雄干虬枝,气势夺人。村委会里,村干部田云彪早已等在这里。老田今年50多岁了,可看起来不过才40多的样子,非常干练。我们向他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后,他很热情,马上就打了几个电话找人,还真不错,想找的人都在村里,一会就可以到。
在等人的时候,我们先和老田聊了起来。老田说:咱们这个村,原来和西边的古樊村是一个村,叫“古樊城”,汉朝时樊哙屯兵在此,所以叫这个名。后来村子分开,这里叫“古城”,西边叫“古樊”,原来还有“樊哙墓”。现在村里主要有姓褚、姓田,还有姓闫的,全村2000来人。早年村子四周都有城墙,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正说话间,进来一位身体壮硕的老者,老田介绍,这是退休老教师闫文江,我们急忙请闫老师坐下。闫老师1944年出生在陕西,今年69了,父亲曾在武陟知名的民族资本家鲁连成开办的纱厂干过,抗日战争初期曾为我党做过地下工作,传递情报。解放后先后在开封、郑州工作,六十年代因为被戴上“右派”帽子,全家返乡,现在闫老师讲话还是一口标准的“中州音”。说到村子的历史,闫老师说,咱们武陟古时候叫“覃怀”,跟大禹在武陟治水有关,“覃”是挖渠疏泄洪水,怀是地名,说明大禹以前咱们这里就是“怀”地。从武陟地形看,西北高、东南低,咱们这古城的位置是比较高的,而且周围有黄河、沁河环绕,取水方便,又能防备洪水危害,最适合人类活动。至于城的来历,据说在武王伐纣前就是一座古城,武王伐纣时候在此屯过兵,到楚汉相争的时候舞阳侯樊哙也在这里屯过兵,位置十分重要。原来村子四周有城墙,有四座砖石砌的城门,四角城垛也是砖砌的,东西、南北各长1里,是个正四方形。抗日战争时期,伪军云华峰部占据此城,还在城门上设置有吊桥。
这时候,原村党支部书记褚保靖、原县人大代表田云金也都来到,屋子里的气氛更加活跃。褚保靖说,原来那城墙底有20米宽,高有10来米,文革时在城墙取土时,看见那都是一层一层的夯土,有的发红,有的发黄,非常明显,要是平着剥离,还能看见像咱打土坯时的打夯印。上世纪80年代初,还有些遗迹,后来村子扩大,加上经济发展,建厂修路,现在是很难找到明显的地上遗址了。至于咱这个村为啥叫“古城”,据说就是因为年代太久远,比周围的西陶、白水、大封等村都要古老,为了跟别处的村子区别,所以才叫“古城”。这里还叫过“樊园”,说是周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樊仲山,被周王封到这里,因此叫“樊园”。县志上也记载周桓王时给苏忿生的封地有“樊”,就是原来的古樊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西寨墙上还拾到有三棱的铜箭头,长约6厘米,后来被县文化馆驻村干部给拿走了,也没记住那干部的名。咱这城后来还叫“永安寨”,南门口镶有石头刻的牌额。咱这村委会原来是个庙,因为从庙上拆下的大梁太大,普通房没法用,后来锯成两半才用上,所以有“三间房卷不住一架粱”的说法,可见当年村子的辉煌与气派。
田云金说,村里南寨墙在劈城修路的时候,曾挖出来不少大瓦,当时上年纪人都说叫“马武瓦”,后来才知道马武是汉朝时候的大将,秦砖汉瓦,这点看来是不差。还有在南寨墙那一块建厂的时候,在地底下快3米深,挖出来有石灰坑,还有不少圆石头,应是古人所留。
褚保靖说,现在村的最北街,原来就叫“寨后街”,宅基基本是压着古城墙建的,现在地面都比村中间高差不多1米。过去村里是交通要道,村里有煤场,从这里到南边黄河渡口有大路相通,(沁)河北的都经过这里去黄河南,也难怪过去修城墙,打仗肯定争这块地方。所以,远古的时候,这里就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垣,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地方。
随后,我们大家一道去南城墙位置实地参观,刚出村委会,就碰见一位村民,原来他也曾在城墙上捡到过铜箭头,说着,他就在地上给我们比划起来。
来到村南一家厂子大门前,田云金指着厂门口摆砌的一堆圆石说:这就是当初从地下挖出来的卵石。在这家工厂的南墙外,有一条东西向的土路,宽约5米。褚保靖说:这条路就是将原来的城墙墙脚破掉修的。他又指着路东相对着的小路说:这个也是,再远那一溜南北栽小树的地方,就是东城墙的位置。
返回的路上,我们取圆石一块,算是此行的纪念品。我们的思绪,则穿过时空,远远飞到了那久远的部落时代,想着先民们在这里挥洒汗水、辛勤劳作、建设家园;更想到年轻时的苍芒大帝在这里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因才能卓著,得以成为人君圣主。
武陟,承载着远古的辉煌,正在续写新时期的篇章。这块土地历史久远,文化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美也不可尽数,其情也不可尽述!我辈正需努力,不负历史,不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