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团长老孙原来是做编剧的,后来当了导演,再后来就当了团长。如今,老孙因年龄原因退二线了。退下后去干什么呢?老孙想了好长时间。
他想到了如今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不投资,不贷款,依靠自身求发展。可自身有什么优势呢?老孙也想了很长时间。
事情的转机是从那次为老县长“说戏”开始的。
那天,退下来才半年的老县长突然生病住院了。老县长的儿子和他很熟,知道他能说会道,会编会导,也知道老头的病根在哪,就好言相请,让老孙发挥特长,去开导开导老头。
老孙仔细了解情况后,决定在病房里导演一场“戏”。
病床上的老县长病情稳定了,但还处在迷糊状态。
进了病房,老孙就坐在老县长床头,翻着厚厚的文件夹。他拍拍老县长:“不好了,县长,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您看怎么办?”迷糊中的老县长陡然坐起:“立即召开会议,马上成立领导小组。具体我要强调这么几点。”老县长在床头讲了近一个小时,老孙以办公室主任的身份,认真做了记录,直到老县长体力不支,昏昏睡去。
想不到这招还真的管用,老孙又去了几次,老县长的病情日渐好转起来。
不久之后,老孙“说戏”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悟出些门道后,老孙结合自己平常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结合自己这些年做编剧、导演以及当团长的经验,很快就租了几间门面房。高档次装修后,开了个“说戏俱乐部”——老孙心理诊所。
刚一开张,第一单生意就来了。老孙一看,原来是五年前退下的王经理。王经理尽情诉说了几年来的烦恼。老孙耐心地听完,提了三条建议:听一次佛教音乐《心经》,放松放松心情;砸一次盘子,发泄发泄情绪;讲一次话,再过过讲话瘾。折腾了三个小时,王经理才心满意足。这一次,王经理共砸了三十个盘子,150元;砸了五个花瓶,250元;除去免费心理沟通、听音乐和讲话,共消费400元。付完费,王经理面露喜悦。“今天消费得痛快,高兴。”说完,紧紧地握住老孙的手:“孙团长啊,你是给咱们这帮老家伙办好事的啊。”
说戏俱乐部的名气日渐大起来,老孙也成了当地的名人。此后,心情郁闷的,就来这里砸盘子、摔花瓶。夫妻俩闹矛盾的,就来这里斗嘴辩理。情场失意、官场得意的就来这里寻求安慰。各色人等,纷至沓来,把老孙忙得真是不亦乐乎。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孙说戏的功夫也越来越深。他能迅速地和来人进行沟通,使其进入魔幻境界,达到忘我的地步。
老王上个月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在家里走也不是,坐也不是。不得已就爬楼梯消磨时间,无聊地打发时光。听说老孙的“说戏俱乐部”后,便骑着自行车赶过来,请老孙给他说说戏,渲泄一下内心的苦闷。
老孙也真是能人,不到半晌功夫,就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老王进入一种魔幻境界。不经意间,老王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那种原先在官场时的得意情景陡然再现,他又重新回到原来的办公室,频繁地听下属汇报当前的工作。这时,老孙适时将老王引领到一张宽大的老板桌前,让他处理繁重的事务。一个小时过去了,老王才得以站起身休息休息。矫枉必须过正,老孙知道老王的身心已进入最困难的境地,便按照自己事先编好的剧本,再次为老王说戏,使其在这种幻觉里感受若即若离的生存折磨,享受无与伦比的情感高潮,直到把老王从戏境中逼出来,回到现实的生活里。
一出情感戏终了,老王如做梦般醒来,竟自出了一身冷汗。醒来的老王彻底放松了,回想这些日子自己折磨自己带来的痛苦,竟觉十分无聊,更觉一身轻松。他快步走向渲泄室,竟一气砸了五十个盘子、五十个花瓶。
走出困境的老王是轻松了,可他却看见了惊人的一幕。为他说戏的老孙却没能从困境中走出,陷入了他来时的情境。老孙也想起了自己过去的时光,记忆的闸门再一次打开,汹涌澎湃,不可阻遏,竟然变得神思恍惚起来。
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坏了已经清醒的老王,他赶忙叫来老孙的员工,不厌其烦地开导起老孙来。
瞅了个空,老王赶紧来到服务台结账。一算,五十个盘子250元,五十个花瓶2500元,两项消费合计2750元。老王有点后悔了,悔自己不该那样纵情的砸。他看看老孙,还在恍惚状态,嘴里还嘟呶着什么,一副不正常的样子让人有点害怕。没办法,老王只得从身上摸出刚取的工资付了消费款。
老王前脚刚走,老孙就醒了。“演了一辈子戏,我老孙还能没点真功夫。我不装疯卖傻,你老王能付消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