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有没有想过假如自己真有千万财富之后会是怎么样?在湖北武昌有一位妇女,坐拥十多套房产价值过千万元,这样一个十足的千万元富婆却仍做环卫工作,且做环卫工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不能养成依赖思想。(1月4日《长沙晚报》)
千万财富想必怎么都与环卫工人联系不上。但事实确实如此,拥有价值过千万元的房产,仍挣着一千多元的月薪,兼富婆和环卫工于一身的余友珍,在对待金钱和子女教育问题上,能有如此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与当今社会上一些“拼爹”、“炫富”等不良习气相比,余友珍无疑给人们传递了一股“正能量”,打消了子女“啃老”的消极思想,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儿女要靠自己的打拼去赢得一片天地,而余友珍自己也不顾旁人的冷嘲热讽或是困惑不解,甘当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余友珍那样拥有清醒的头脑?是不是每个千万富翁的子女都会像余友珍的儿女一样?这个故事的背后又能够给人什么样的启发呢?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作为拥有千万元家产的余友珍,也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她甘当普通环卫工,又有何不可呢?更为难得的是,余友珍并没有炫耀自己的财富,依然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在环卫事业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其次,面对殷实的家境,作为子女能够选择不依靠父母,自力更生,无疑也给时下一些浮夸的年轻人上了一堂很好的教育课。 据了解,“富婆环卫工”余友珍的言传身教很有实效性。现在,她的儿子在东湖风景区当司机,月薪2000多元;女儿也是上班族,月薪3000多元。可见,其子女依然是靠劳动养活自己的人。
再有,笔者想说的是,作为“看客”的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千万富婆甘当普通环卫工”的新闻让人们惊诧不已,很多人难以理解,过多的思维还徘徊于“富婆”与普通环卫工看似不对等的关系上,因此引发强烈关注和讨论。但是,对于眼下众多环卫工人的辛酸苦辣又有几人能够关心呢?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78岁的环卫工人张秀荣,从业36年仍是临时工,每月领700元工资,而且没有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等。与“富婆环卫工”相比,张秀荣老人的境况怎能不令人心寒,难道不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吗?
同样是环卫工人,同样是职位不分贵贱,同样是一样的付出劳动,引发的关注和思考却截然不同。这究竟是为什么?也许是原本根植我们内心的价值信条在渐渐地偏离,也许是劳动价值观念在一些人心中发生了改变。但笔者希望,在余友珍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也许这才是千万富婆甘做环卫工的真正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