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凯
2012年,出现了很多与汽车有关的热词:车内遇溺逃生、中国式过马路、高速路节日免费通行、黄金周大拥堵、拒不避让急救车……每一个热词都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无论带来的是欢喜还是悲伤,都喻示着公众与汽车正日益紧密的关系。
汽车社会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烦恼。一方面,汽车的不断普及,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工作更加快捷高效,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给道路管理、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带来新的考验,有时连停个车都那么“一位难求”。
对于车企和车商来说,2012同样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前期市场一度萎靡不振,临近年尾终于迎来一波销售波峰,除了日系车因为非市场因素出现萎缩,欧、美、韩系车及自主品牌销量均实现较大增长。即便难以延续前些年的火爆态势,2012年的国内车市依然实现了整体微增,印证了业内人士去年年初的预判。
步入2013,今年汽车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首先,“史上最严厉交规”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闯黄灯”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处置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次,迁延8年的“汽车三包”能否如约而至,同样值得人们关注。这不仅涉及每个车主的切身利益,车企、经销商、鉴定机构、监管部门几方面的一系列应负责任、实行模式和执行标准同样需要划分明晰。第三,新的油价调节机制何时实行,更短的调价周期将给人们的用车习惯带来什么影响?
不仅如此,对于国内车市而言,在2012年年底已经初试锋芒的紧凑级SUV市场能否真正大热,能否开辟一个新的热点细分市场,承担市场急先锋的重任?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升级的良好势头,吉利、奇瑞、长城等推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主流配置车型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能否真正与合资车型比肩?这也许是很多从业者和“技术流”关注的事情。
更严厉的交通法规,更完善的汽车消费保障制度,更贴近市场规律的油价调节机制,无论哪一项都意在规范国内的汽车文明和市场环境。作为汽车专刊的媒体人,我们力求以客观的视角关注每一点变化,通过手中的笔来阐述我们的观点,更好地服务每一位读者。我们期待,2013年的“车生活”能够更加顺畅、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