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干大事的小都
科霖达登陆天交所
让新能源照明走进千家万户
我市调整检验检疫收费标准
入选中原经济区100名片
跑赢每个“四分之一英里”
62个项目引来资金161.8亿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大事的小都
—— 沁阳碳素总经理都平的创业故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都平,何方人士?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

  甫一见面,不管你如何撬动思维,也不会把他和民营企业家这一称号捏在一起。何故?瘦高个,黑脸庞,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一点也不像个成就卓著的企业家。

  信不信由你,就是这个名叫都平的年轻人,竟然搅动了碳素业界的一池春水,被业界冠之以“干大事的小都”。

  小都干啥大事?概括起来讲,就是:立足中原,战略西移,牵手央企,持续发展。

  何谓立足中原?都平麾下的沁阳碳素,装备国内领先,产能18万吨,河南第一、全国第五。去年,在行业内一片风声鹤唳之时,沁阳碳素却是一枝独秀:全年满负荷生产,销售阳极碳块16万吨,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

  何谓战略西移?都平所说的战略西移,就是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面向广袤的西部地区,觅商机,寻合作,借以推动沁阳碳素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不,在都平的主导下,沁阳碳素和广西华怡纸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8亿元,创立的沁阳市华怡纸业有限公司,已于去年12月2日奠基,年产10万吨AB级生活用纸项目同日开工建设。

  何谓牵手央企?原本默默无闻的沁阳碳素,竟然成为中国铝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者。放眼全国民营企业,能得到中铝垂青的,到目前为止,仅沁阳碳素一家。

  由沁阳碳素和中铝包头铝业共同创立的包头市森都碳素有限公司,于去年7月8日注册,当月26日挂牌,8月28日即恢复生产。目前,森都碳素投资7亿元的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九成,今年5月份可全面建成投产。

  森都碳素是按照包铝集团49%,沁阳碳素51%的出资比例开展的合作项目,是包铝集团利用原有的碳素厂经评估后的固定资产出资与民企合作的全新尝试。该项目的成功启动将对包铝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降本增效,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森都碳素一期工程主要对现有阳极生产线进行扩产改造,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的15万吨阳极碳块生产线和1万吨阴极碳块生产线;二期工程完成后将形成30万吨阳极碳块和3万吨阴极碳块的生产能力。

  对此,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评价说:“沁阳碳素对接包头铝业,可谓沁阳乃至焦作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探索,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焦作民企牵手中央企业,而且实现了兼容共赢,有望为焦作民营企业新一轮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何谓持续发展?都平所说的持续发展,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推动企业持续、科学、协调发展。而今,都平领导的沁阳碳素,经营范围涉及碳素制品、生活用纸制品、酒店、食品等,初步形成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良性格局,抗风险能力较之以往,明显提高。

  1996年,由沁阳农民都保民、都平父子倾尽心血创立的沁阳碳素,在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克难攻坚中前行,在持续创新中发展。2007年之前,沁阳碳素的发展可谓“四平八稳”,产能始终在3万吨上下徘徊,企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企业干得好,家人活得俏。按别人的说法,吃过大苦、作过大难的都平这辈子衣食无忧,注定要潇洒无比了。但在2003年这一年,他却作出了别人看起来有点“傻”的决定:放下所有事务,自费到中央党校学习3年。对此,家人埋怨,朋友不解,旁人嘲笑:高中都没毕业的水平,上上大学又能咋地?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3年之后的都平竟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咋变了?都平说,人生如戏,人生如歌。搞企业如同爬山,要想欣赏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条件有二:一是板凳须坐十年冷的艰辛探索,二是务实高效和科学辩证的工作方法。舍此,则人生无戏,人生无歌。听到他一口气说出这一串文绉绉的高调词汇,与其相熟的人笑了。都平见此正色道,别以为我在故弄玄虚,这是老师给我的临别赠言。这些年来,我一直谨记教诲,躬身前行。

  谨记教诲,躬身前行。现在看来,都平的确如此。咋个干法?他说,面对碳素下游产业电解铝竞相发展的态势,面对碳素行业群雄并起的产业格局,沁阳碳素的发展之策只有两个字,亦即“量”和“质”。

  对企业而言,量即规模。但扩规模得有市场,咋办?都平自有良策,这就是规模和市场两手抓、两手硬。为扩规模,都平可真没少作难。一提上规模,家里人几乎是一个声音:有小厂撑着,够吃够喝就中了,胡折腾个啥?再说八九千万元的投入,如果将来没有市场,很可能血本无归。但倔犟的都平二话不说,一头扎进工地,吃住在现场。一年之后,投资8000多万元的新厂投运了。不知是都平蒙的,还是他判断准确,新厂建成之后,市场出奇好,企业大赚,这下家人折服了。从2008年开始,沁阳碳素每年用于技术改造的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

  如何保证质量?都平在企业膨胀规模之前,就与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签订了长期技术服务协议,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07年开始,他在建立健全一系列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基础上,每年至少拿出500万元用于技术开发和产品质量保证。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沁阳碳素近几年有这样跨越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都平的人才引进计划。目前,沁阳碳素560名员工中有工程师28人、高工3人、会计师3人,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同时企业还长年进行补充式招聘,储备各类人才。对此,都平认为,企业引进人才,引进的是企业的希望,储备的是企业的后劲。

  引进人才,优厚的待遇必不可少。沁阳碳素出纳董亚萍对此深有感触,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她,今年不仅两次调资,而且还被公司党委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主管人事招聘的办公室主任任兵说,为了能够让更加优秀的人才加盟沁阳碳素,公司党委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招聘优惠制度。

  留住人才,仅靠优厚的待遇还不够。都平觉得,企业所有利润都是员工创造出来的,只有和员工心贴心,企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在沁阳碳素,从班子成员到一般员工,无论谁家的大事小情,只要有时间,都平都会亲自前往。电气车间主任周京生是碳素行业电气的行家里手,同行多次前来“挖”他。周京生说:“我叫都平‘都总’,他却叫我老兄,你说我能去你们的企业吗?”一句话,让前来做说服工作的人满脸羞愧。

  有了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沁阳碳素老厂区焙烧车间主任秦红光刚29岁,已经当了2年多的车间主任,也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化验质检科科长李文俊虽然只有31岁,却管着全公司产品的化验和质量检验工作。他说,每天他至少有四五个小时在各个车间检查和督察产品质量,以便及时发现产品生产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企业的兴衰成败,有时仅在一念之差。唯有领先一步,才能步步领先。现在,志存高远的都平,又有了新的规划:3年之内,和中铝公司某企业合作,投资7亿元,在沁阳新建30万吨碳素项目。这一项目完成之后,都平所引领的企业,将稳居全球业界第一,市场控制力和引导力将空前增强。

  下图为都平(左一)正在向参观者介绍企业生产情况。(图片由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