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刍议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树立问题意识 切实解决问题
挖掘旅游资源 提升旅游品位
学习十八大要做到“四个明白”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文化软实力 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
□王智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就要突出抓好文化城建、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服务等五项文化建设。

  第一,城市建设要努力彰显文化品味,体现文化与城市的融合。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方文化的发展史。我们的城市建设要通过建筑、雕塑、广场、街区、公园、绿地等各种城市元素,述说历史文化,表现风土人情,传承历史血脉,丰富精神家园。府城遗址和山阳城遗址是我市仅有的两处国保级城池遗址,又都处在中心城区向东西两翼发展的黄金地带,可以借鉴西安市对大明宫遗址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性利用的成功经验,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在核心区规划建设大型遗址公园,带动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我市是太极拳发源地,为进一步彰显和弘扬太极文化,可对龙源湖公园西广场或东广场进行改造,命名为太极拳文化广场,并在周边适当位置规划建设以太极系列产品和体育用品为特色的商业一条街。我市是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竹林七贤”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城市雕塑的设计,街道、桥梁、广场、湖泊、游园、小区的命名,都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以此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

  第二,注重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以文化推动旅游业转型跨越。焦作旅游“一山一拳”这两个品牌,“焦作山水”在国内已有盛名,“太极故里”还要强化宣传。焦作旅游的转型跨越,要把握文化软实力、硬支撑的特点,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为主线,坚持走以文化引领、与文化联姻、靠文化升级的新路子。要深入开发太极拳文化,通过普及太极拳运动、编写太极拳教材、规划建设太极公园、支持兴办太极武校、开展太极文化研讨等各种方式,掌握太极文化话语权,打造世界太极拳“圣地”,做大做强太极文化事业和产业。山水景区的开发建设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表现文化元素,顺应文化潮流。如云台山景区可利用“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突出休闲文化和重阳节登高文化;神农山景区可利用传说中的炎帝神农,宣传游神山、祭先祖、探奇险、采怀药,张扬运动文化和探险文化;青天河景区可突出对天然大佛和北魏摩崖石刻及古羊肠坂道的开发建设,丰富景区文化。

  第三,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我们要顺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形势,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实施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新机遇,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突出核心层和新兴业态,发展壮大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新闻传媒、网络文化、会展广告、印刷包装等文化产业;要规划建设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书画、古玩、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交流和消费;要拓宽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调整文化投资结构,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鼓励各类所有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以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第四,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在全市建立起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为核心,以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为骨干,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文化中心为主体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向基层延伸,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要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百场演出送基层”“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下乡活动,使群众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第五,加强文化领域的生产、保护、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我市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既为进行各类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也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要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引导艺术家围绕弘扬时代精神,创作一批反映我市改革建设实践和科学发展新成就的优秀作品;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创作一批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意愿的优秀作品;围绕挖掘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做好保护、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妙乐寺塔、嘉应观、百家岩、月山寺、药王寺等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开发利用。鼓励依托大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成立各类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研究会,举办学术研讨活动,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扩大我市在国内外的文化影响,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