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2焦作旅游
务实促发展,创新铸辉煌。回眸2012年,焦作旅游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新的奋斗目标,站位新高度,面向新征程,成就新作为,全年旅游工作高潮迭起,亮点频现。201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605.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0%和16.49%,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让我们一起透过那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大事件,共同回顾2012年焦作旅游书写出的华美篇章。
1
动员全市力量,全面展开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工作
2012年3月2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印发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意见》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行动计划》,举全市之力开始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一批提升自然山水游、开发历史文化游、做靓城市景观游的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开建,旅游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旅游投诉率只有0.0029%。,焦作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随着创建工作的持续扎实推进,旅游业必将为焦作创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作出更大贡献。
2
文化旅游园区建设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有力支撑旅游转型升级
2012年,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13.57亿元,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景区提升暨乡村旅游观摩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开工奠基,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园区核心区开发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温县陈家沟太极文化生态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海旺弘亚温泉酒店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陈家沟太极寻根园项目和总投资1.68亿元的陈家沟太极书院项目相继落户焦作,项目建设后劲十足。在2012年河南省旅游企业与金融单位深度对接会上,我市现场签约融资协议19.55亿元,签约项目个数和融资额度居全省首位。
3
精品建设再结硕果,旅游景区品质全面优化提升
围绕景区品质提升,焦作影视城和陈家沟积极开展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2012年11月19日,焦作影视城喜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殊荣,陈家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也顺利通过省旅游局初检。目前,全市A级景区达到了10家,其中AAAAA级景区3家、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3家、AA级景区1家,高等级景区数量多、分量足。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三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不断上档升级。云台山旅游综合服务区首期工程云台天阶五星级度假酒店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完成;青天河景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青天河宾馆改造升级、景区游客接待中心、青南路拓宽改造、佛耳峡提升、景区亮化及绿化等工程建成投用;神农山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旅游景区品质得到全面优化提升。
4
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云台山景区锦上添花再获殊荣
在2012年3月26日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云台山景区获评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9月25日,在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的首届质量发展论坛上,云台山景区作为唯一旅游景区,获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两项殊荣;10月29日,由云台山景区负责编制的国家标准《景区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顺利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评审;12月21日,在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片颁奖典礼上,云台山景区又被授予首届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片之“河南旅游”荣誉称号;12月27日,在省质监局主持召开的标准审定会上,由云台山景区负责制定的河南省地方标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范》和《景区内部旅游客运交通管理规范》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5
旅游宣传造势持续不断,旅游主题活动高潮迭起
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2012年6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焦作唱好转型三部曲》,6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焦作:产业变绿煤城转型》,8月20日新华社播发通稿《从“资源”再开发中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5月16日河南电视台大型时评栏目播出《“十八谈”映象版·焦作篇》等,全面详细重点报道了旅游业发展促进焦作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中央电视台、凤凰新媒体、《中国旅游报》等媒体还同步加大了“太极故里、山水焦作”品牌宣传力度。中央主流媒体的集中连篇热议,各级媒体的强力宣传造势,进一步凸显了旅游业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营造了凝心聚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浓厚氛围。2012年,围绕“中国欢乐健康游”主题,还先后举办了焦作休闲文化旅游汇、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中国云台山国际摄影大展、焦作红叶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焦作旅游的影响力,增强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繁荣了全市旅游市场。
6
专列包机带动实现新突破,高端客源市场开拓成效明显
2012年,全市继续实施旅游市场拓展以奖代补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高端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全年共引进旅游专列(包机)64列次(架次),其中北京专列24列、武汉专列16列、青岛专列2列、沈阳专列2列、乌鲁木齐专列2列、保定专列1列、上海包机17架。历年计算,上海旅游包机已累计飞来35架,“云台山号”旅游专列已累计开行126列,基本实现了常态化,焦作旅游在主要客源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12年,来自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自驾游增长迅猛,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湖北、东三省游客总数和散客数量增长较快,云台山景区散客数量同比增长40%,专列包机拉动效果明显,旅游市场更趋稳定成熟。在京广高铁试运行、北京西站压力大增的情况下,8月至9月,试运行了北京至焦作双向始发列车。趟趟爆满的列车,充分显示了北京市场的强大需求以及焦作旅游的巨大吸引力。
7
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焦作旅游走向世界迈出可喜步伐
2012年9月14日,焦作与北京、上海、天津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罗那等24个国际旅游城市和23个国内旅游城市、11个非城市会员一起,发起并以首批城市会员身份在北京共同成立了全球第一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出席成立大会并与其他城市会员代表一起共同签署了《北京宣言》。这是我市历史上首次加入国际性旅游组织,标志着焦作旅游已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融入到一起,从此登上国际旅游舞台,为今后焦作旅游开展更广泛的国际旅游交流合作、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8
与韩国庆州市缔结为“旅游友好城市”,韩国入境游市场渐入佳境
2012年11月5日,焦作市市长孙立坤与韩国庆州市市长崔良植在焦作共同签署了《旅游友好城市协议书》,标志着中韩两个国家两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正式缔结为“旅游友好城市”。这是焦作历史上首次与境外城市建立旅游友好城市关系,开启了焦作旅游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从努力邀请韩国旅行商、媒体来焦踩线、采风,到积极参加中韩两国举办的各项旅游展览;从在韩国自主举办中韩缘快乐春节、云台山摄影展、专场推介会等多项活动,到韩国著名旅游城市与焦作建立旅游友好城市关系,焦作市长期坚持不懈开拓韩国旅游市场正渐入佳境。2012年,焦作市共接待韩国游客9.8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呈现出加速增长良好态势。未来几年,焦作市有望成为继张家界之后集中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9
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携手共赢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作为同处沿黄河、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太行山的中原经济区核心旅游城市,2012年,焦作与三门峡等城市共同成立了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云台山、陈家沟、嘉应观入选“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与南阳等城市共同成立了南水北调中线5+13区域旅游合作联盟,云台山、月山寺、影视城等9个景区入选5条南水北调中线旅游精品线路;与山西晋城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两市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达15万人。加上“郑汴洛焦旅游推广联盟”卓有成效的推广,旅游业在焦作市发挥支撑核心区、联动豫西北、对接晋东南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10
旅游服务品牌愈擦愈亮,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建设如火如荼
从行、游、住、食、购、娱每一个旅游服务细节兑现着“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庄严承诺,2012年5月,我市被省旅游局正式确定为全省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之后,动员、部署、培训、创建工作迅速展开,焦作旅游从餐饮、住宿、交通到购物、娱乐、游览等各方面,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旅游标准化。到2013年年底,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星级以上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汽车等企业的服务设施、标志、服务过程标准贯彻覆盖率将在90%以上,一批具有高水平企业标准、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标准化企业正孕育而生,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公共信息标识正在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建设中得到充实和完善。
11
旅游信息化迈出有力步伐,“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全市开展了“数智旅游”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市政府印发了全市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旅游局先后与焦作联通、焦作移动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通了12301旅游咨询服务热线,升级改版上线了焦作旅游政务网、商务网,全力开发了焦作旅游电子名片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团队管理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旅游网络信息报送在全省拔得头筹,云台山景区入选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随着焦作旅游云计算数据控制中心和客源地分析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游客服务平台的全面建设,焦作将率先实现由传统旅游管理向现代旅游管理转变,由传统营销模式向电子营销模式转变,由传统服务方式向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方式转变,率先建成“智慧旅游城市”。
12
着力提升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导游管理创新结出新硕果
狠抓导游培训工作,以赛代训,组织举办了导游员选拔大赛,着力提升导游素质和服务技能。2012年,神农山景区的中级导游员田苗苗获得“全国优秀导游员”称号;在全省第二届导游大赛上,我市代表队4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中文讲解组一等奖,中文导游组二等奖、三等奖,英文导游组三等奖,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我市还获得全省“最佳组织奖”。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导游队伍管理服务新机制,使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旅游行业,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关爱导游群体,建立导游救助基金和导游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导游员社会保障体系,使我市导游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精彩的2012年已经过去,辉煌的2013年更加值得期待。2013年,全市旅游行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开拓创新,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焦 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