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妇产科
本报记者 刘 婧 仝伟平
“来,再来一次,肚子不要用力,很好,继续……”2012年12月8日,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43岁的王女士躺在训练床上,随着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作提肛运动。
在她身旁,一名医护人员注视着治疗仪电脑屏幕上的分析数据和图表,不时发出指令,指导她正确地进行训练。
王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半年前,她打喷嚏时发现自己漏尿了,起初她觉得可能是上火,消消炎就行了。后来,她发现自己咳嗽或者大笑时也会漏尿,这样的难言之隐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前段时间她才到妇产科进行检查,被确诊为患了盆底功能障碍疾病,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王女士出现的漏尿现象被医生们称为尿失禁,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的社会活动,也被形象地称为“社交癌症”。“这类病症早期,大多数女性都难以启齿,更不会主动进行治疗,往往是尿失禁比较严重或出现盆腔脏器脱垂等现象后才引起注意。”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河南省妇产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新乡医学院副教授王远菊惋惜地说,一些来诊治的患者尿失禁很严重,有的已经出现子宫脱垂,只能进行手术治疗。
“其实女性的盆底肌肉和筋膜就好像一张弹力十足的吊床,支撑着子宫、阴道、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而一旦弹力受损,吊床必然塌陷,再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就会出现尿失禁,阴道、子宫脱垂,膀胱或直肠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王远菊说,分娩时造成的盆底肌肉和筋膜损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而年龄的增长、绝经等因素也可导致盆底肌肉失去弹性、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45%已婚育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这种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目前,全国有200余家医院已经开展了盆底康复治疗。
2010年,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引进法国先进技术开展盆底康复治疗,通过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肌纤维的受损类型,制订出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配合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逐步恢复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过程无创无痛、轻松愉快,同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
据介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两大类。30岁以上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高达50%,产后42天的妇女、盆底肌肉松弛者、产后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质量者、压力性尿失禁和膀胱不稳定性尿失禁或混合型尿失禁患者、轻度子宫脱垂和轻度阴道膨出者以及30岁以上已婚妇女都应积极作预防性治疗。
早治疗早受益。王远菊说,产后42天是医学上公认的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能大大地减少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选择剖宫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盆底肌肉的损伤,不用进行康复训练了?就一些准妈妈的疑问,王远菊说,怀胎十月,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压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因此,即便选择剖宫产,盆底损伤也无法完全避免。一旦盆底肌肉发生松弛或破损,其支持作用就会减弱,继而盆腔器官发生移位,更有许多女性会在产后感觉性生活质量下降。
在该院接受过盆底康复治疗的陈小姐就是一个例子。今年25岁的陈小姐已经有了一个8岁大的儿子,由于担心顺产婴儿头太大会造成阴道松弛,影响性生活,因此采取了剖宫产。生产完后,尽管阴道没有松弛,但性生活质量还是不如以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以30~50岁女性为多发。”王远菊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有什么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和治疗。对于没有盆底脱垂或轻度脱垂的中老年女性,日常生活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比如提肛运动,就能改善盆底及会阴肌肉的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盆底脱垂效果。”
约有70%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提肛锻炼,增强盆底及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而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那么,怎么样进行提肛运动?患者有意识地用力紧缩肛门及阴道,排尿时,有意中断尿流几次,可起同样作用。具体做法为: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都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但很多人觉得羞于启齿,同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有各种各样问题也很正常,不愿看病,结果病情逐渐恶化。事实上这种疾病可以进行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中重度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微创技术进行各种类型的盆底修复术,该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应该说手术效果还是比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更为可靠,创伤也更小。”王远菊说,如果患者能早诊早治,手术效果肯定会更好,有些甚至可以不做手术,也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有疑问:做过子宫全切的患者是否还有必要作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平时没有症状,而在妇科检查时发现有盆腔脏器脱垂是否需要盆底功能康复?王远菊说,其实做过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还有出现穹窿脱垂的可能,每一个生产过的女性都或多或少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底出口,承载和支持盆腔内的器官。盆底肌肉就好像弹簧床一样,依靠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张力,通过持续的活动提供动态的支持。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也是导致一系列“女人病”的主要原因。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盆底健康的重要性,希望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接待人数有限,该院开展的是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