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英俊 王正义
摄影报道
日前,记者在三门峡市参加省新闻摄影学会年度工作会议期间,有幸到该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赏到了美丽的白天鹅。
1月5日下午,顶着凛冽的寒风,记者一行来到该湿地公园。一到现场,记者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那么多的白天鹅,神态各异,多美啊!有的把头和脖子伸入水中“躲猫猫”,只露出圆滑的背和饱满的翅,好似盛开的白荷;有的伸直脖子,凝神谛听,一动不动,仿佛玉雕一般;有的脖颈相依,相互温柔地摩挲,甜蜜得如浓情巧克力;有的舒展巨翼,身体后仰,倾斜的腿脚在水上流畅地滑出明亮的水痕,悠然漂浮其上,韵味悠长……
据了解,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内,主要由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公园及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组成,规划面积8850亩,其中陆地6150亩,水面、滩涂2700亩,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每到风寒雪飘的时节,该公园都会迎来成千上万只由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的白天鹅。这些白色的精灵,或翩翩起舞,或振翅飞翔,或追逐嬉闹,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
白天鹅给三门峡人带来的美好心情,让整座城市都在这个本显肃杀的季节充满诗意,日渐生动起来。
63岁的农民程景林是黄河滩区最早的白天鹅义务巡护员之一,从1998年白天鹅开始在当地出现那时起,他就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滩区,与自己的老伴过起了与白天鹅朝夕相伴的日子。“白天看着白天鹅飞,晚上听它们的叫声,真美!”用浓重的乡音说这话时,程景林脸上现出一种幸福的神情。他买了望远镜,时时朝白天鹅的方向望去。有一次,他看到成群的白天鹅卧在冰块上,长时间一动不动,还以为是病了,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后来,请教专家才知道,这是白天鹅保存体力的一种方法。白天鹅的一举一动都被他记录下来,已经记了好几本巡护记录。发现个别人对待白天鹅的粗暴行为,他会好言相劝;看到生病的白天鹅,他便赶紧报告给救护站。
白天鹅是很有灵性的,最知道谁对它是真的好。也正因此,每年白天鹅的种类、数量变化都成了三门峡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一度,飞临天鹅湖里的白天鹅似乎少了,立刻引起人们警觉,是不是水太深了、周围钓鱼的人太多了,惊扰了它们,让白天鹅难觅食物?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发出的应禁止在湖里钓鱼、下网的呼吁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响应。从去年起,三门峡市粮食局每年提供10吨玉米,市财政局拨付预算资金10万元,用于白天鹅在冰河封冻、气候严寒之时的食物和生存保障。
据悉,目前到三门峡水库越冬的白天鹅已有近万只,占我省越冬天鹅数量的95%以上。
图① 追逐嬉戏。
图② 聚焦天鹅湖。
图③ 水上滑翔。
图④ 精心呵护。
图⑤ 梦幻天鹅湖。
图⑥ 享受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