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今日沁阳/新春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2013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沁阳市2012年民政工作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民政是一颗炽热的爱心,心系民生,关爱百姓;民政是一缕和煦的阳光,撒向大地,温暖万物;民政是春日里的绵绵细雨,润物无声,传递希望。它舒展了困难群众紧锁的眉头,暖热着受灾群众的心,为优抚对象、贫困学子、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2012年,沁阳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创新求突破,抓基础重实效,各项民政工作成绩显著。荣获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全国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品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等4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筑牢发展线,把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

  新时期,民政工作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其社会职能被不断延伸、扩大,呈现出广泛的社会性、强烈的群众性、充分的多元性等显著特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众多纷繁的民政工作,沁阳市民政局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发展民政事业的龙头来抓,坚持以招商引资的理念谋划民政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多管齐下筹资金,对投资近7亿元的13个民生项目逐个分析研究,分类推进。对条件成熟的,抢抓时间,尽快开工;条件尚未成熟的,加快筹备,尽快立项;已开工建设的,强化督查,全力推进,确保按期完工。目前,投资8000万元的沁阳市军人接待站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明年5月份投用;投资2200万元的福兴老年公寓即将投用;投资1000万元的殡仪馆搬迁项目已签订合作意向,即将开工;军休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已建成投用;13个乡镇(办事处)标准化民政服务大厅9个建成4个投用。通过近年的项目建设,提升了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了民政工作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民政项目建设,在全省处于引领地位。

  筑牢保障线,把关爱送给最困难的人

  沁阳市的社会救助体系由“单纯性生活救助”向“全方位帮扶救助”转变,健全完善了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为基础,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全市广大困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城乡低保又有新亮点。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农村低保户挂牌公示制度,挂牌公示率100%。将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从161月提高到182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从72元提高到88元。今年以来,共为城市低保对象3403户6756人发放低保金1562.3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8714户18259人发放低保金2230万元。五保供养又有新提升。将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从3000元、1500元提高到4200元、2100元。今年以来,共保障五保对象627人,发放保障金208万元。大病救助又有新突破。将医疗救助封顶线从5000元提高到2万元,救助比例从50%提高到70%。全年共为医疗救助对象1244人发放救助金256万元。市财政拿出118万元资助2.7万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医保,参保参合率100%。救灾救济又上新台阶。创新开展了防汛迁安救护演练,检验了沁河滞洪区迁安救护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今年以来,共为困难群众9048户28935人发放棉被9000条,大米9000袋;共为受灾群众4233户16187人发放春荒款74万元。孤儿救助又有新成效。成立了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和孤儿养育救助中心,在焦作市率先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68名孤儿发放生活补助46万元。好人救助又有新举措。设立“好人救助金”,为郭小亮等4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好人办理“好人保险”,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物品。困难救助又有新发展。成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立了白血症、尿毒症等特困群众每月300元定期救助制度。今年以来,共为白血症、尿毒症等特困群众发放救助金26万元,为临时困难对象500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34万元,为困难学生468人发放助学金61万元。

  为了有效落实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该局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扶弱济困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利用“5.19爱心一日捐”活动,举办“与爱同行”爱心捐助大型公益晚会,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大力弘扬扶危济困、爱心奉献的传统美德,营造浓厚的爱心捐助氛围。今年共接收捐款411万元,为有效救助困难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将“爱心基金”全部用于困难学生救助和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筑牢稳定线,把温暖送给最可爱的人

  优抚对象是社会的有功之臣,为国家的国防、军队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该局及时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今年以来,共为3800余名优抚对象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2200万元。其中,发放残疾军人抚恤金704万元,发放三属生活补助140万元,发放在乡复员军人抚恤金280万元,发放带病退伍军人抚恤金224万元,发放参战参试人员抚恤金188万元,发放农村籍退役士兵补助84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577万元。全面落实退伍安置政策。今年以来共接收退役士兵244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144人,城镇退役士兵100人。积极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宣传动员,有103名退役士兵参加了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烹饪、酒店管理等创业培训。完成散葬烈士墓搬迁。制定了散葬烈士墓集中迁建工作方案,与全市52座散葬烈士亲属逐户见面座谈,耐心宣讲政策,签订零散烈士墓搬迁协议书,对无人管理保护的散葬烈士墓由所属村委签订。圆满完成49位散葬烈士墓迁建工作。双拥工作常态有序。今年共拿出60余万元,在春节、八一、部队外训期间,为驻沁部队送去电脑、空调、书籍等慰问物资。为380余名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军属光荣”牌。清明节期间,在市烈士陵园举行了纪念革命烈士祭扫活动,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同时,积极协调国土、规划、电业等部门做好71762部队营区迁建服务工作。市政府拿出1800万元支持71762部队营区迁建,新营区建设有序推进。

  筑牢宗旨线,

  把服务传给最需要的人

  婚姻登记处荣获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投入40余万建成新婚姻登记大厅,内设婚姻登记一区、婚姻登记二区、婚姻家庭辅导室、独立的颁证大厅、档案室等,配备了排队叫号系统、复印传真一体机、电子流动屏、身份证识别仪、服务评价器等设施。6月份,正式启用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实现与焦作地区信息联网。今年以来,办理婚姻登记7075对,合格率100%。社会组织监管得到强化。对全市47家社会组织进行年检,参检率100%,率先在《河南日报》发布年检公告,接受社会监督。荣获了“全国民政系统优质服务品牌”。探索社会化养老新模式,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通过运作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了“福利事业商业化运作”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新型养老模式。一方面,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沁阳市阳光老年俱乐部经营福兴老年公寓,打造社会化养老服务高端品牌。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祥和连锁托老机构建设,使其成为民营养老的有力支撑。高龄补贴提标扩面。全年共办理老年优待证1200余份;前三季度,共为72位95岁老人次发放高龄津贴3.6万元。10月份开始,落实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通过摸底排查,信息核对,第四季度共为5657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08.3万元。荣获了“河南省‘敬老月’活动先进单位”。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在全市农村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重点针对三年规划实施情况、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和调研走访,评选出了100个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袁屯村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定期对全市乡镇(办事处)、村(居)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全市村务公开及时高效,公开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农村社区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探索建立“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服务功能覆盖率100%。地名区划水平显著提高。完成《政区大典》沁阳分卷初稿编纂工作。对沁阳新区34条道路和2个人工湖进行了命名更名。做好沁济、沁孟边界实地测绘、协调服务工作。荣获了“河南省行政区域界线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惠民殡葬温暖民心。深入推进全民普惠制殡葬政策,减免基本殡葬费用47.1万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新时期做好民政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该局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十八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总要求,融合沁阳实际,重理发展思路,找准工作重心,做到事事创先,处处争优,确保沁阳各项工作焦作第一、全省领先。重点推进五大项目。分类实施推进13个民生项目,2013年,达到“一投用、一运营、一达标、一开工、一启动”五个一,即确保军人接待站建成投用,福兴老年公寓正式运营,13个乡镇标准化民政服务大厅达标率100%,殡仪馆搬迁项目开工,宋学义纪念馆建设项目和烈士陵园(英雄公园)重修项目启动。强力创新六大亮点。一是建立沁阳市城乡居民家庭信息核查系统”,开展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等信息跨部门核对工作。二是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筹备成立民间组织促进会,密切民间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三是建立市乡村三级慈善工作网络,开展助学、助医、赈灾、救危济困等多层次慈善项目。四是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村级民政联络员,通过集中培训,建立服务完善、机制健全的村级民政工作平台。五是确保城乡社区站室建设达标率100%,服务功能覆盖率100%,获得“全国农村社区全覆盖示范单位”。六是在全市推广祥和连锁养老服务模式,打造福兴老年公寓高端品牌,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

  图①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慰问沁阳市中心敬老院时,题字“一元春复始,百善孝为先”

  图②沁阳市委副书记、市委魏新洪慰问困难户

  图③沁阳市困难学生救助活动缓解寒门学子上学难问题

  图④沁阳市联盟社区慈善分会成立

  图⑤沁阳市民政局局长郭汝星慰问焦作军分区官兵

  图⑥八旬五保老人集体婚礼

  图⑦沁阳市“与爱同行.5.19爱心一日捐分益晚会”举行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