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颖)嘉应观景区管理局成立以来,紧紧围绕“规划先行、基础启动;宣传适度,项目为重;规范管理,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力促景区上档升级。
该局以制度促管理,制定完善了嘉应观景区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景区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形象。结合单位实际,成立 “一室五组”,定岗定责,推进工作落实,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从环境卫生等基础问题入手,建立健全景区卫生制度,实行卫生区包干,垃圾日产日清,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注重通过培训提高讲解员素质,为景区员工统一配备服装,完善讲解词;在景区绿化美化上,对部分院落园林进行了改造升级,全面提升景区形象。
高起点编制景区规划。以嘉应观为核心,投资150万元,委托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武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总规》及《控制性规划》,已派专人于日前往北京中科景元公司进行了对接,争取尽快进行规划评审。投资300万元,委托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和北京森磊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旅游区重大基础设施施工图纸设计工作。
高层次谋划景区项目。在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详细规划完成的基础上,该局邀请省工程咨询公司编制了《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并向县发改委申报立项。同时,为做大旅游,争取省旅游重点项目,该局委托市发改委正在编制投资30亿元整个旅游区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水平进行施工设计。为打造一流景区,该局聘请清华大学专家对山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广场等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进行高水平施工图纸设计,逐个审查论证。目前,投资3200万元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已完成施工设计方案;预算投资6800万元的游客服务中心已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预算投资3000余万元的祭坛、祭坛广场初步设计也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续深化设计。
高质量完成景区各项工程建设。该局协调嘉应观乡政府、交通、电业、公路、移动、联通、广电等部门,及时开展黄河风情大道的推进工作,高档次建设旅游大道。目前,道路土路基已全面贯通,已完成土方12.5万方,比原定工程计划提前一个月,黄河风情大道车辆能够通行,预计五一建成通车。高标准建设停车场,目前投资3200万元的停车场项目已成功议标,近期将签订施工合同。该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了两次完整放线,协调乡政府、城建办、财政局完成了附着物清点工作,协调乡政府组织人员进行了征地、丈量、分户造册等工作,现已全部完成丈量,征地补偿工作正在进行。武嘉灌渠改线工程,已向省水利勘探院就武嘉渠改道事项进行了洽谈,签订了《编制改道设计、规划、施工方案》合作协议,目前,经过对改道线路进行实地勘探,正在编写改道工程项目设计报告书。目前,十里荷塘雏形已经建成,一期工程完成投资500万元,开挖80米宽,7公里长,已种植800亩莲藕,十里荷塘二期工程面积将增加到3000亩,目前正进行后期的规划设计。该局争取国家文物局古建维修专项资金9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400万元,已于2012年5月20日完成了山门、御碑亭、严殿、钟鼓楼和中大殿维修工程。投资500万元的二期工程维修工程已于2012年8月13日开工,维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5月份完工。
为加大文化内涵挖掘整理,该局组织各有关部门专业人员着手收集整理嘉应观文史资料,将编辑出版《嘉应观文史资料专集》,丰富景区宣传资料。该局就嘉应观黄河文化、治河文化的研究进行深度挖掘,将策划举行嘉应观文化研究会或文化论坛。嘉应观博物馆是一个专题类型的黄河水利博物馆,为丰富讲解内容,该局对治黄博物馆资料进行了充实完善,使博物馆从黄河水文、地质地理、历史渊源、水害治理、领导关怀等方面完整的诠释了母亲河的灿烂文化和沧桑巨变。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关于嘉应观各类文史资料,开通了嘉应观景区网站。该局与国家和省道教协会结合,聘请有关人士共同研究挖掘嘉应观道教文化,对部分殿室进行道教文化规划,将从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嘉应观的灵气和人气。该局组织举办了嘉应观“天佑中华 祖国万岁”祈福活动和2012首届嘉应观动漫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