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1月12日,农历腊月初一。临近中午时,弥漫的大雾终于散去,武陟县嘉应观乡西营村村民李海潮和妻子带着礼品来到了嘉应观乡北贾村村民慕小威家里,对他四年前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谢。这是李海潮第一次见到恩人慕小威。“真是太感谢你了,当年要不是你及时出手相救,我还真不知道有没有今天呢。”李海潮握着慕小威的手说。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8年1月8日,按农历也是腊月初一。当天早上7时许,李海潮送孩子上学后,驾驶面包车由北向南从沁河大堤上往家回。当行驶到嘉应观乡北贾村新洛路与沁河大堤交叉口时,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出租车疾驰而来,与李海潮的面包车发生碰撞,失去控制的面包车撞向路边的广告牌后停止,李海潮头部受到重创昏迷不醒。
在这危急时刻,慕小威驾车经过这里,赶紧下车查看,发现面包车的前部已经严重变形,并且发动机附近还冒出了小火苗,李海潮被甩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头部受伤流血,面目也肿胀变形。慕小威努力将车门打开,把李海潮拉出车外。
为了防止车上的火势变大,慕小威用手从路边捧了一把土想要压灭火苗,但是火势反而变得更大。无奈之下,慕小威又将李海潮拖向七八米远的马路另一侧,并拨打了求救电话。几分钟内,火势就蔓延到了整个面包车。十几分钟后,急救车赶到将李海潮拉走。人们奋力将大火扑灭后,面包车已成了黑乎乎的空壳。此时,慕小威也随着围观的人悄悄地离开了。
李海潮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治疗,在昏迷了七八天后醒了过来。但是由于头部受到重创,事故当天发生的一切他都不记得了,经过3个月的治疗,李海潮出院回家,但是脑部创伤导致他有些痴呆。
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李海潮逐渐恢复健康。他明白要不是当时有人出手相助,他可能就没有今天了。之后,他不断地通过亲戚朋友打听当时的情况,想要找到这个救他的人。
由于事发地点在北贾村,李海潮就找到了该村的好朋友慕建设,让他帮忙打听。一年多来,慕建设在与村民的聊天中一有机会就打听这件事。十多天前,慕建设从一村民那里得知同村的慕小威曾经救过人,但是还不确定是否救的就是李海潮。由于慕小威在外工作,慕建设通过电话询问,确定就是慕小威救了李海潮。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海潮一定要见一见这位救命恩人,但慕小威却说,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出手相助,没必要当面感谢。在李海潮的坚持下,慕小威答应见面。李海潮专门把答谢的日子定到了农历腊月初一,这一天,李海潮和妻子在慕小威的家见到了寻找多年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