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国盛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流转的土地建立供港蔬菜基地。这是当地农民在采摘蔬菜。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数九寒天,记者奔赴我市各地,就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各地的基本经验和做法、农村土地流转带来的成效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一路走、一路看,记者发现,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暨适度规模经营现场会后,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出台政策,完善体系,强力推进土地流转。
沁阳市召开了30余家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将乡镇办事处土地流转工作列入政府目标,出台了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就土地流转目标、服务体系建设、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组织建设、规范流转土地管理、扶持办法、督查考核等提出了具体意见。焦作新区出台了加快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在惠农政策上向土地流转倾斜,对土地流入方进行奖励。
为完善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全市6县市及马村、新区均都建立了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市69%的涉农乡镇办事处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71%的行政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孟州市谷旦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有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制度上墙、档案规范,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基础设施齐全。
去年10月,全市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建设现场会召开之后,有8个县市区依法建立了县级仲裁委员会,孟州、武陟、温县都建立了仲裁庭,为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发挥了积极作用,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由于我市各地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暨适度规模经营现场会后,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8.5万亩,新增流转农户5.29万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四种模式”:以奖励促流转。温县对当年新增流转连片面积在200亩、种植铁棍山药1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100元;对当年土地流转面积前3名的乡镇,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和5000元。焦作新区对流转土地年限在5年以上的,流转土地用于建设温室大棚等高效设施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流入土地在2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200元,连奖3年;用于一般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流入土地在3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100元,连奖2年。武陟、修武等地都延续了以前的优惠政策。
以培育主体促流转。在土地流转工作推进中,我市各地都高度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的培育。武陟县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用流转来的3000多亩土地,进行标准化水稻生产,实现了水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生产经营。沁阳市康辉农机专业合作社、温县赵科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利用农业机械齐全的优势,积极实施大规模土地流转,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农机专业合作社仅在本市辖区内流转土地面积就达到了4.2万亩。温县天香面业在黄庄镇、番田镇、武德镇等流转土地6000多亩,进行规模化粮食生产。孟州市种粮大户张胜利,流转土地3200亩,进行小麦种子繁育。
以园区促流转。修武县以高村花生园区,城关、高村、周庄3个乡镇的蔬菜园区,郇封粮食高产园区,七贤镇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等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园区建设,700多名农民自愿流转土地3000多亩。修武县规划面积11.07万亩,兴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孟州市黄河韭菜示范园区带动沿黄河滩区村新流转土地6000多亩用于种韭菜。中站区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成了集果实采摘、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观光生态园。
以宣传促流转。沁阳市在去年秋收前,先后利用沁阳农业信息网、沁阳政府网、焦作日报发布整村土地流转信息,其中千亩以上地块8块、1.33万亩,目前已有4宗4000亩土地成功转出。温县录制《金秋时节话流转》节目,通过采访整村流转村、流转大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修武县入户谈心算透账,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讲政策,还专门在《焦作日报·今日修武》开辟《土地流转乡村行》栏目,对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进行宣传报道,为土地流转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多种形式促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227.5万亩的27.5%,涉及农户16.62万户,占承包总户数59.77万户的27.8%。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四个喜人特点:
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显著增加。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62.58万亩,较上年增加27.08万亩,增幅达76.3%。
转包和出租仍是我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其中,我市土地转包29.35万亩,出租19.4万亩,互换11.85万亩,分别占土地流转面积的46.9%、31%、18.94%。转包和出租土地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7.9%。
转入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面积上升较大。从流转去向看,规模经营主体流转的面积占流转总面积的53%,转入农民专业合作社15.36万亩、农业企业5.37万亩、种植大户12.32万亩,分别较上年增加了9.56万亩、2.47万亩、7.22万亩。
经营主体流转规模不断增大。从规模流转面积来看,规模流转面积较上年的15.7万亩增加了10.83万亩。规模流转100亩以上的占流转总面积的42.5%。
流转合同签订比例明显提高。规模经营主体的规范化操作,带动了全市整体合同签订率的增加。据统计,全市签订流转合同面积为47.2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5.5%,较去年增加28.2个百分点。
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流转使农民有了自己的“财产性收入”。由于土地由农民手中的生产资料,变成了规模经营主体的“入股资本”,这样就可以有地不种地,坐享保底收益,还能从合作社赢利中分红。
土地流转使农户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可以选择到合作社或其他高效益行业上班挣工资,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土地流转后,青壮年外出打工,每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妇女、老人在流转的土地上打零工,每天收入在25~35元之间,家庭整体收入明显增多。博爱县宏宇花卉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多亩,土地租金每亩为每年1050元,临时工工资为每天35元,技术工人工资每月6000元。博爱县嘉兴怀药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余亩,土地租金每亩一年1000元,工人月工资2000元,装车人员一天50元。
土地流转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孟州市槐树乡刘庄村整村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劳动力都在工业集聚区的皮毛加工厂打工。为了就业方便及改善生活质量,孟州市在工业集聚区附近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将刘庄村等3个村实行整体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