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城建三年大提升的文化建言
徐志摩
愈枯燥愈有劲
哈佛出石头,我出布
爱在左,同情在右
别拿考研赌明天
玉 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拿考研赌明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付凯明

  1月5日至7日,180万“追梦人”怀揣各自梦想走进同一考场。这一次,又一个纪录诞生了——2013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

  然而,考研的硝烟刚刚散尽,但一些莘莘学子仿佛还未走出考研的“战场”,没有丝毫的轻松与懈怠,思绪仿佛总不能回归于常态。甚至一些考生在日志和微博中描写道:“考研结束了,却一点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是什么能够让考生如此感慨?考研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一项针对“2013届本科毕业生为何要读研”的调查显示:34%的人 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29%的人“想去更好的大学”,而“想做学术研究”的只占9%。

  这个调查结果所显出的数据,足以清楚地证明如今百万考研大军的真实想法和目的。笔者认为,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固然重要,但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追求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南京大学某著名教授说:“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读研的目的可以有很多,获取一纸文凭者有之,探究学术者有之,追求人生理想者有之……基于自己的目的选择读研可以视为理性行为,但如果将追求短期利益作为读研行为的唯一指南,则其行为就太过于工具性了,这不仅不利于研究生学业的顺利完成,更不利于其完整人生的实现。如果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考研和大学生活,将大学视为获取各种技能证书的训练所,其结果令人担忧。”

  其实,当下有很多现实的实例表明,研究生的就业率并不一定就高过本科生和大专生,甚至中专生。有数据表明,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已持续七年不如专科生。高校硕士生也出现过剩,这种过剩可能是相对性的,一种是国家就业情况的大环境所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科研机构等就业岗位相对饱和。一种是毕业后的研究生,很大一部分眼高手低,对就业的岗位不看好而不愿意上岗。

  笔者认为,如果从另一个意义看,改变命运的不止是读书,而是获得一个基本的学历和受教育机会,然后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从而在人生各阶段和各方面逐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考研绝对不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通道,不能拿考研的成功与否来衡量自己的能力,更不要拿考研去赌明天,相信自己,正视未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