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有这么一个怪老头,干部身份退休后,高薪聘请他不干,在城里安享晚年他不愿,非要回到农村。他就是中站区审计局原局长——张法松。
今年78岁的张法松,1994年退居二线后,拒绝某单位每月4000元的薪水,回到老家中站区府城街道小尚村,把村里的老人和闲散人员召集起来,组成小尚村老年义务精神文明宣传队,并自己出资,置办了锣鼓、音响、收音机、条幅等设备。
就这样,他的宣传队开始工作了,宣传内容除了法律法规外,还涉及国家政策、科普知识、下一代教育等。
为了让大家打心底里喜欢学、听得懂、学得会,张法松把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融入快板、小品、三句半里,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达出来。
“坐车费每人4元”、“请乐师费用”、“此次总支出”等,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记得密密麻麻的小账本。原来,宣传队每次外出,费用都是由队员平摊,而且是服装自己制、道具自己买、车费自己掏、节目自己编、编好自己演。
张法松的做法引起了许多村民的不解:“你自己掏钱开展普法宣传,到底图个啥?真是个怪老头。”可张法松却淡淡地说:“不为名,不图利,就是想让群众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只有科学发展了,才能发家致富。”
朴实的话语让群众很是感动,大家也逐渐理解他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看他的宣传节目,空闲的时候都愿意到他的法制文化大院里坐坐。村民慢慢地对他也多了几分尊重,跟着他一起宣传法律法规。
十几年来,张法松和他的宣传队自编、合演了《党的十七大放光辉》、《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先进文艺节目200多个,足迹遍布我市学校、工矿、乡村等地,演出600余场,受教育人数10余万人。
顾培利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