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麻酩)隆冬时节,寒风凛冽,然而,记者在博爱县金隅公司采访时却感觉到阵阵暖意:“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车间”等一块块鲜红的标牌映入眼帘;生产线上忙碌着的党员,像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引领员工创先争优、创新创业。
“县里正在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活动,十八大也提出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这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已经向县委组织部正式提交成立中共博爱县金隅公司党委的申请,希望将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使每位党员都能找到家并发挥好作用。”金隅公司党务工作负责人王震告诉记者。
如何在探索创新中打造与时俱进的非公党建样本,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博爱县在去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好方法、新举措,将9月份作为非公企业党组织“集中组建月”,通过不断强化领导、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组建工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举措,将非公党建这个全县党建工作难点逐步变成了激发企业生机活力的亮点。目前,该县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62家,其中新建17家,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黄希伦原来是燕京(月山)啤酒公司包二车间的一名普通员工,身为党员的他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针对洗瓶机进出口传动系统故障高发问题,他查阅了大量的设备材料,设计了一整套技改方案,会同设备部、机加工厂,彻底排除了洗瓶机传动故障,使车间产能大幅攀升,如今被提拔到包五车间主任的重要岗位。
“多一名党员,多一个党支部,企业就多一分发展动力。” 燕京(月山)啤酒公司党总支书记李明玉告诉记者,“今后公司的管理、生产、科研等每个关键岗位,都将发展党员,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头作用,更好地推进企业持续壮大。”
发展强,党建才有说服力;党建强,发展才有持续力。如今,在博爱县非公企业中,党员争当业务骨干、业务骨干积极要求入党蔚然成风,形成了做标兵、当先锋、带好头的良好势头,极大地推动了非公企业发展。
“以前,总认为自己是打工仔,谈不上带头作用,只要挣钱拿工资就行,但是通过参加企业的党建活动,我们党员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焦作市中远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模范人物王明军深有感触地说。他以工作严谨、爱岗敬业在党建活动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公司的先锋模范人物。
“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党员、党支部功不可没!” 焦作市中远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玉芳说。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使该公司党员的先进性真正体现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中,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