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一片奋发进取的热土,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一座超常规发展的城市。
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博爱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实施“四大战略”,全力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2012年,预计全县GDP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长14%;三次产业比例为8.7∶74.2∶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5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8亿元,同比增长1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91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43元,同比增长10.8%……该县用经济发展的活力、魅力与实力铸就如椽大笔,绘就了一道逆势上扬的风景线,恰似春潮澎湃动地来。
亮点一: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不断完善。该县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区划调整,及时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新型城镇化联审联批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并建立健全住建、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周例会制度,压缩旧城改造及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时限,创新机制、加强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工作;及时出台旧城改造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惠政策,全面调动了乡镇村街建设积极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进。2012年,该县确定市级新型农村社区试点6个,涉及25个行政村的4.41万人,社区规划占地1617亩,建成后可节约土地5775亩。目前,该县6个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已全面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县旧城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大力推进清化二街旧城改造、三街蒋沟河治理工程拆迁安置、五街改造等9个旧城改造项目,规划占地面积共492亩,目前规划选址工作已完成;新建、改造滨河路南段、清义路等6条城区道路,新增道路3.3公里,改造道路6公里,“六纵六横”城市道路框架进一步完善;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和农村道路48.4公里,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加快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和幸福河等四座桥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亮点二: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该县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措施,坚持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县领导班子定期督导项目等制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项目推进机制不断完善;112个县重点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58.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8%,同比增长49.5%。
产业集聚初显成效。该县按照“发挥优势、培育龙头、完善链条、壮大集群”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装纺织和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式发展;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行业预计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亿元、12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生产基地。
产业集聚区功能更加完善。该县抓住省政府调规扩区机遇,成功将产业集聚区面积扩展到19.87平方公里;多方筹集资金,启动实施了集聚区道路、标准厂房和公租房等18项、总投资17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区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招商引资吸引力;同时,该县依托县投资集团,充分发挥兴园、聚晟等投资担保公司的作用,大力提升投融资能力,与农发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成功获得中信银行授信3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亮点三: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更加牢固
该县按照“高效、生态、有机、循环”的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该县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产示范田创建活动,共创建小麦万亩示范方5个、玉米万亩示范方3个,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3.2万吨,连续9年实现了增产。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全年新增流转土地1万亩,总数达到5.75万亩,有效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该县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引导高效农业发展;全年新增温拱棚1000座,新增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5000亩;完成了6个农产品商标注册,认证绿色食品7个,清化姜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建成了1个全国蔬菜标准园、2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和5个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时间总是在某一个节点显现出它的非同寻常。对于博爱县来说,2012年,就是这样一个节点——春潮涌动、春风扑面,一幅值得人们铭记和喝彩的画卷。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