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草苫
这里说的草苫,是指以草绳为经,直接用稻草拧劲编织而成的草编制品。草苫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薄可厚,随意性极强,所以用途也非常广泛。大的草苫可以在货场用于遮盖货物,或者做比较贵重货物的外包装;在日常生活中,草苫当床垫,比高鞯轻便、整洁;在生产劳动中,草苫可以当做架子车、马车前后的车挡,是荆编、竹编的升级产品。
编织草苫只要有原材料、有手艺,加上一块较为平整的地方就行,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编草苫要先搓草绳。草绳的粗细以草苫大小、厚薄确定。然后准备稻草。和搓草绳一样,稻秆要适当碾压或捶打,使用前适量喷水。编草苫对稻草的品质要求不是太严格,一般不需要分拣的工序。
材料备好后,第一道工序是摆草绳(经线)。和高鞯不同,草苫的经线是单根;编织的时候,是两道稻草把草绳拧在中间。每根经线的长度根据草苫的宽度决定,经线摆放的宽度就是草苫的长度,经线的密度由草苫的厚度决定。一般情况下,经线越密,编成的草苫越厚实。
开始编制,先选好一撮稻草(二分之一根梢相对),从中间左向外右向内拧劲,折合,从左(或右)起,将经线拧在中间,再拧稻草,夹住第二根经线,照此一步步向前。拧第一道纬线时,所有经线要预留出一寸左右。第一道纬线拧到头,折回拧第二道。第二道纬线多出一道工序,就是必须把经线多出的绳头折回来,拧在纬线中间。比较讲究的师傅在折回绳头时,一根从上面折回,一根从下面折回。这样操作虽然麻烦,但可以防止草苫边沿脱落。
从第三道纬线开始,进入正常的编织。编织过程中,讲究的是续草和拧劲。续草全部是用根部续接梢部,根据手中稻草的多少,循序渐进地续接。每次续接的量越少、续接的次数越多,编出的草苫越平实、越均匀。纬线拧劲,一要把劲拧足,二要把经线夹紧,三要尽力向上一道纬线靠拢,这样才能保证编成的草苫结实硬朗。
草苫的最后一道工序叫收边。当纬线编到经线最后还剩一寸多的时候就应该收边。收边就是把余下的绳头从左到右(反之亦可)像拧辫子一样一根续接一根紧靠最后一道纬线拧到头,最后系上一个死扣。收边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草苫边沿脱落。
类似于草苫的草编还有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坐垫。
草袋也是常见的稻草编织品之一,恕不详述。
由于自然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尧河早已断流,“豫北小江南”也已名存实亡,昔日盛行于尧河流域的草编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是,草编是一段历史,草编技艺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但愿后人由此了解草编技艺时,能从中得到些许有益的启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