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仝伟平 通讯员刘建章、余同云) 如何更好地维护信访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最大限度地化解信访矛盾?如何进一步提高法院信访工作水平?市中级法院积极创新,自去年2月开始,推出“1+X”庭室联合大接访工作机制,即由立案二庭统一组织协调,民事、刑事、行政、执行、审监各业务庭室共同在信访大厅参与值班,联合接待信访群众,快速化解各类信访矛盾。“1+X”庭室联合大接访工作机制实行以来,该院的信访接待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释法说理220件,现场解决问题66件,说服息诉28件,立案审查49件,调解撤诉率在25%以上。
变“一家接访”为“多元接访”
“不是您的正确引导,闹不好,俺还去上访……”2012年9月20日,上访人丁某在该院立案大厅,拉着导诉员的手感激地说。在该院,来访群众一进入信访申诉大厅,就能在专业导诉员的引导下,方便、快捷地登记信息,并根据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划分为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类别,分别到对应的业务庭室值班窗口,直接得到判后答疑、信访回馈和实体处理。
为了改变以往信访接待部门与信访群众“独来独往”的工作局面,去年年初,该院出台了《关于信访接待工作实行联合值班制度的意见》,规定信访申诉接待工作由立案二庭牵头组织,审判、执行、审监等庭室共同参与值班,在信访大厅设立分类信访窗口,联合接待信访群众,共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这一措施打破了以往立案二庭“一家接访”的模式,变成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承担信访任务的“多元接访”。
“多元接访”使信访申诉大厅的综合业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延伸,有效地整合了法院内部的司法资源,形成了信访服务合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变“虚招应对”为“实体回应”
针对信访群众反映的信访案件处理流程不透明等问题,该院在“1+X”庭室联合大接访制度中规定:该院审理后发生信访的案件,原审判长或承办人必须接待来访群众,先行予以面对面判后答疑,同时向立案二庭提交案件复查报告,阐明判决理由,提出处理建议;信访案件复查人必须接待或主动联系来访群众,听取诉求和记录需要解决的问题,随时向信访接待责任人回复承办情况,并及时向信访人反馈案件办理进度。
该院信访接待工作从接待登记、分类导诉到判后答疑、案件复查、结案反馈、绩效考核,整个信访接待流程实现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并依照“依法办理、务实高效,化解矛盾、息诉罢访”的标准,指定时限、设定标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过程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信访接待工作由简单的接访变为案件实体处理、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过程,信访人的诉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实质性答复和回应,既增强了信访接待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又提高了信访接待的工作效率。
变“被动办案”为“能动帮扶”
该院明确规定立案二庭为协调组织单位,其他业务庭室为主办单位,实施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加强能动司法,公平、公正、公开做好信访接待、矛盾化解、案件复查、司法救助等工作。
在接待信访工作中,该院联合成立了多个庭室参与的排查接访组、信访化解组、稳控劝返组,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推行全程导诉制度,派驻专职导诉员全程陪同来访群众,负责提供茶水、信息咨询、法律讲解、诉讼引导;开展人文关怀,在信访处置工作中发现特殊困难人员的,积极主动地帮助协调办理低保、社保、减缓免诉讼费等手续;扩大司法救助覆盖面,积极向财政部门申请司法救助资金,专门用于困难信访人员的司法救助和生活扶持;加强信息沟通和部门联络工作,对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发现的社会综合管理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坚持院领导天天接访、包案下访,业务庭室负责人随时接访、带案回访、巡回下访等制度,多管齐下,有效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