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奥巴马高调控枪能否奏效
最高检将重新明确
刑事申诉案件管辖范围
暂未发现病死鸡进入食品环节
焦作军分区党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纽约八千多名校车司机罢工
日前首相鸠山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一个新型城市的微缩样本
湖南常德一副局长调戏妇女被免职
公共服务 转型示范合力支撑
驻焦省政协委员昨起程赴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国际时评
奥巴马高调控枪能否奏效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记者 孙 浩 王丰丰

  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高调公布一揽子综合性控枪对策,然而面对美国社会枪支暴力痼疾,这套调门高、姿态足的“组合拳”,究竟能否打出且击中要害,眼下只能打上一串问号。

  首先,奥巴马若想在行政层面推动控枪,有赖国会立法支持。而现实却是,反对一方、尤其是拥枪利益集团的影响力不可轻视,并早已放话“拦截”控枪措施,缺乏足够盟友的奥巴马将不可避免地在国会遭遇阻力。

  其次,美国控枪的民意基础依然不够牢固。不可否认,桑迪胡克小学的恶性枪击事件为控枪带来一些动力。20个稚嫩生命猝然而逝,刺激民意在短期内发生改变。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2%的美国人倾向于认为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反映出更深社会问题,而在去年夏天科罗拉多州发生电影院枪击惨案后,近七成受访者倾向于将问题归咎于个体。

  但当悲剧逐渐淡出人们记忆时,民意是否足以支撑控枪举措得以实施,仍存在变数。15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尽管多数美国人对控枪建议表示赞同,但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推动更严格的控枪立法属当务之急。

  说到底,枪支问题是美国社会的“过敏源”和“慢性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它涉及立法、执法、教育、安全等多个层面,既有利益的纠葛,也是文化使然。在美国,公民持枪是宪法修正案赋予的权利,平民持枪总数达2.83亿支。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群体,控枪谈何容易?因此,华盛顿的惯常做法是,“把铁罐踢得再远些”。

  在热闹喧嚣的2012年美国大选中,无论是最终获胜的奥巴马,还是饮恨败北的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都在有意回避控枪议题。而奥巴马本人自2009年1月上任以来,在控枪方面也没有着力推动新举措或取得任何实质成果。

  如今,没有寻求连任的牵绊,距离国会中期选举尚有时日,2013年可谓奥巴马第二任期的“黄金时段”。奥巴马会否利用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不惜搭上民主党的政治利益,真正卖力推动控枪仍有待观望。毕竟,他在首个任期同样的“黄金时段”内,强力推动至今仍存争议的医改法案过关,结果刺激民意钟摆反弹,连累民主党人在2010年中期选举中大败。

  (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16日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