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制时空/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食品安全监管再添“利器”
亮剑再出鞘
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记录民警执法过程
督促民警文明执法
为吃鱼向河道投毒 被告人获刑并赔款
用假身份证骗婚
团伙成员全被抓
夫妻盗窃两千多 被处罚金六千元
博爱县检察院一起案件获评
全省“十佳侦查监督精品案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吃鱼向河道投毒 被告人获刑并赔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仝伟平

  【案情回放】 2010年10月8日,被告人谭某想吃鱼,但又不愿意买,遂伙同他人预谋购买农药投放河中毒鱼。后谭某在门市部购买65毫升/瓶的甲氰菊酯25瓶,将其撒进河道里,给下游的水域造成一定污染。同时,致河道下游养鸭专业户丁某在该河道养殖的鸭子4000余只死亡。

  【庭审现场】 法院认为,被告人谭某伙同他人以毒鱼为目的,向河道投放危险物质,给河道下游的水域造成一定危害,其行为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其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法院遂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被告人谭某有期徒刑3年。

  【法官析案】 本案被告人为了省一点买鱼钱,商量去河道毒鱼,结果不仅赔了2万元,还被判3年徒刑,实在追悔莫及。那么,本案被告人为何被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市中级法院法官孙志强说,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毒罪,但比投毒罪的外延更宽。2001年1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三)》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重罪,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物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孙志强说,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该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其他犯罪行为的区别。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如果投毒行为只是指向特定的个人,特定个人饲养的禽畜、承包的鱼塘等,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应定投放危险物质罪。应根据实际情况,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孙志强说,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投放危险物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虽然被告人谭某的目的是为了毒鱼,但客观上危害了不特定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了公共安全,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