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新年伊始,我市教育部门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了“八不准”,立即在我市各学校和广大师生、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认为,这一刚性制度的出台,发出了我市硬腕整治师德师风的信号,效果如何关键在执行。
教师有偿补课的问题社会关注度一直很高,我市出台的“八不准”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准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违规从事校外教学、培训、辅导或商业活动,违规收取学生任何费用。
针对这一问题,多数家长非常认同,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初中学生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所在班级的教师课后就偷偷带学生,有了‘小班’,教师势必更关注‘小班’学生的课业成绩,哪还会有精力放在学校?自己的本职工作肯定会受影响。”这位家长认为,治理教师有偿补课,惩处措施的跟进很关键。
孩子基础差,需要教师辅导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市道清中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去年秋季,在初一新生入校后,市道清中学对入校新生进行了摸底,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校从去年10月份起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在校内开展无偿补课,对这些学生从小学四年级的课程补起,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帮助这些学生巩固基础。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教师不批改作业是近年来浮出水面的新问题。在一个古筝学习班,提起批改家庭作业的问题,许多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家长反映,孩子的老师常常给家长安排“工作”,比如让家长自己给孩子出题、改题等。许多家长认为,批阅作业本身就是老师的职责,老师亲自批阅,才能真正地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更利于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知识。“八不准”还对教师不批改作业的问题进行了规定,家长们希望教育部门在下一步抓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莫让制度流于形式。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我市许多学校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市实验小学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所有教师都会在升旗仪式上,面向学生承诺,不参与有偿补课等,维护良好的师德师风。该校还向家长公布了校长的电话号码和邮箱,校长王思明每天6时30分准时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们入校,并承诺随时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市道清中学则成立工作效能督导组,对教师的执业情况进行考核,为教师建立师德档案。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学校已根据市教育局出台的加强和改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开展问题梳理和排查,将陆续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更加精细的制度,促进师德师风的进一步好转,努力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将持续关注,欢迎广大家长和教育专家来信来电,共同探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新闻链接:“八不准”分别为:不准打骂、讽刺、歧视、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不准训斥、指责、羞辱学生家长和其他同事;不准无备课上课、不批改作业或衣冠不整进学校、进课堂;不准酒后上课、在课堂上抽烟、使用手机或其他通信工具;不准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违规从事校外教学、培训、辅导或商业活动,违规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不准向学生和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收受财物,利用职务牟取私利;不准在工作时间玩游戏、上网聊天、炒股以及其他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不准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迷信活动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