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经济工作会会场。 本报记者 翟晓飞 摄
本报讯 (记者温淑均)1月15日上午,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县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县2012年的经济发展,安排部署2013年的工作任务,组织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奋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讲话。县领导魏国龙、王亦山、刘中州、秦迎军、马金洲、张进、杨志伟、庞恩庆、薛新生、胡宜朝、徐达军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常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全县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快、跨越发展。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中心任务,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保障,致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市、做活商贸、做大旅游、做好民生,稳中求快,跨越发展,把武陟建成繁荣富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新兴中等城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
就做好我县明年的经济工作,常鸿强调了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今年将是我县乘胜前进、突出重围、战果初显的一年,将是充满挑战、激情实干、充实紧张的一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大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克难攻坚,乘胜前进,用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在武陟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二、准确把握“四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在城镇规划中体现“人的城镇化”, 在加快建设中助推“人的城镇化”,在改革创新中逐步实现“人的城镇化”。二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改造传统产业作为首要任务,向创新要效益;坚持把壮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向规模要效益;坚持把招商选资作为重要途径,向质量要效益。三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抓好农产品加工、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三个环节,助力农业现代化;重点打造西滑封、谢旗营、圪垱店、北贾、安张五个示范社区,加快农村社区化;搭建就业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促进农民市民化。四要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要着力建设工业信息平台、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农业开发信息平台、民生保障信息平台、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平安建设信息平台、行政审批信息平台、政务工作信息平台、对外宣传信息平台等九大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准确把握推动工作落实的保障措施。一要强化干部保障,建强领导班子、提升工作能力、树立用人导向。二要强化作风保障,树立务实重干、求实求效,雷厉风行、立说立行,顶针碰硬、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三要强化环境保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四要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任务分解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奖惩激励机制。
闫小杏在讲话中总结了去年我县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今年的经济工作。
闫小杏强调,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一要坚持高点定位,引领县域发展大跨越。今年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省进位次,产业集聚区排名全省争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全市争一流,建设新兴中等城市的基础更加坚实。二要突出工作重点,力促经济建设大突破。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求突破,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城乡管理;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上求突破,要培育产业集群、强力招商引资、加快企业对外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做优产业集聚平台;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上求突破,稳定粮食生产、打造特色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三产多元化上求突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发展物流业、大力发展商贸业。三要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大和谐。强力实施“二十条道路工程、二十项城建旅游工程、二十项民生实事、二十项强农工程”,下功夫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四要强化要素保障,实现基础支撑能力大提升。要通过加强能源保障、搞好资金保障、夯实土地保障、打造信息保障,化解要素瓶颈,提升基础支撑能力,为稳中求快、跨越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闫小杏还安排了当前要重点做好的重大工程、困难群众救助、安全稳定、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文化活动、财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