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2009年开始,短短三年时间,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纷纷“抢滩”焦作金融市场,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那么,我市金融市场百花争艳的背后,究竟有何原因?这些域外金融机构的到来,又如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许伟涛
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常会出现“洼地效应”,即资金会像流水一样,向地势“低洼”处汇集。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焦作,这一效应正逐步显现。
从市金融办的一组统计数字看:截至去年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1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9亿元,增长13.5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8.41亿元,比年初增加104.4亿元,增长18.19%。
与之对应的是域外金融机构纷纷抢滩焦作。去年12月26日,洛阳银行焦作分行开业,成为我市引入的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让我们回头看看,自2009年12月18日,焦作首个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信银行焦作分行正式开业之后,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相继落户焦作。
与此同时,我市继武陟射阳村镇银行、沁阳江南村镇银行设立之后,温县与澳洲联邦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并通过中国银监会批复,目前正在进行开业前准备工作;经过多次商谈,修武、博爱已经和台湾第一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准备成立村镇银行。
无论是域外金融机构的青睐有加,还是从数据分析来看,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存款增速的事实,都无一例外地说明,我市经济发展需求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吸引力。
那么,这一“金融洼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能否成为资金聚集的洼地,从根本上看,取决于该地区的产业环境。
近年来,焦作工业在调整结构中平稳增长,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持续提升。去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其中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1.1%。特别是,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去年1~11月,全市工业投资695.9 亿元,同比增长 37.4 %;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 586.7 亿元,同比增长 49.3 %,高于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 26.6 个百分点。
同时一组数据与之对应:截至去年8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对产业集聚区的授信总额比5月份增加了74.41亿元,各项贷款增加了12.76亿元,非贷款类融资增加了20.5亿元。
由此可见,数据印证下的这一“洼地效应”,与我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引众多大项目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的产业环境,直接关联。此外,这一“洼地效应”的形成,更得益于我市近年来致力打造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2009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金融产业做强做大的意见》,并在市金融办设立域外金融机构服务中心,定期向通报焦作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同时建立全市重点项目推介及资金需求动态资料库,专门为域外金融机构来我市开展业务提供资金需求信息以及咨询、协调和服务工作。
为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向焦作倾斜,去年年初以来,我市金融办负责人先后多次赴各省行汇报沟通。去年7月19日,我市在郑州成功举办了“金融支持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战略合作暨银企对接项目签约仪式”,获得各省级银行对我市3~5年的中长期授信800亿元,共签约银企对接项目717个,金额245.12亿元;8月31日,我市通过举办“焦作市农林水服务业项目银企对接和项目融资辅导会”,共发布农林水和服务业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信息120项,需要银行融资128亿元。
顺经济发展之势,合金融机构之需,“金融洼地”水到渠成!同时,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助推着金融业的突破式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多业态、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全市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共16家,其中,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6家、全国性中小型银行4家、区域性中小型银行6家;上市公司8家,其中,主板3家,中小企业板3家,创业板1家,境外上市1家;同时,还有证券公司7家、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7家、小额贷款公司11家、典当行11家、担保公司44家。
毋庸置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打造“金融洼地”的基本条件。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金融中,资金是在全社会自由流动的,任何外界力量都不可能作出硬性的规定,画地为牢。因此,一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决定着资金流向,也决定着资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由是而言,如果地方政府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本地区,就必须重视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吸引资金流入甚至是相对较为便宜的资金流入。
为此,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中小企业流资过渡基金”,由市发改委、金融办等7个部门组成管理委员会,并联合制订下发《焦作市中小企业流资过渡基金实施方案》,首批支持企业范围确定为2012年度30强企业、30高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
截至目前,由我市工业投资集团承办的焦作市中小企业流资过渡基金5000万元投放到淼雨饮品、思可达、卓立烫印等三家上市后备企业。 据悉,根据中小企业流资过渡基金的快速周转使用特点,按照20天一个周期计算,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近10亿元,这将为我市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融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交易的发展,也就是使金融资产从盈余部门流入需求部门,在其过程中,信用是基础。为此,我市创新产业集聚区企业担保方式,通过整合各级财政支持集聚区发展资金,与中信银行合作,建立了产业集聚区种子基金,有效解决了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题。
记者观察:
毫不讳言,在全球金融活跃的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市场,是一个机遇均等、共同拥有的最大资源,是一个早认识、早下手,就能早得利、得大利的黄金机遇。而从资本市场上看,国内90%的企业通过金融信贷和服务,实现资金累积。
对于焦作来说,在国家层面的政策赋予、转型示范市战略的实施以及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金融洼地效应的作用凸现。而其究竟能为我市的企业提供多少“生命补给”,下一步的重点,关键在于如何加大“金融洼地”的容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