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小病不出远门、就医手续简便、药品明码标价、收费合理负担轻……如今,无论走进山阳区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崭新的面貌都会让你眼前一亮,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会让你心情舒畅;优质的就医环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变得越发轻松。
“让群众方便得实惠,是卫生事业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一年来,山阳区始终把卫生惠民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又一个医疗卫生民生工程的兴起,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该区区委书记孟令武如是说。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区以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为宗旨,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公共场所和医疗行业管理,逐步实现了街道、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促进了各项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乎民生、紧系民心。该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围绕“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全区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街道、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街道、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初步完成,多渠道补偿机制得以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加强,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4837人;乡街道、村两级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103.62万元,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96.73万元;获得上级下达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街道、村医生队伍建设资金37.5万元及一般诊疗费近40万元;累计为全区257993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举办各类健康讲座活动68期,参与居民达6500人。
为了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该区确定了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中,组织区疾控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大力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截至目前,该区共组建慢病自我管理小组38个,参与人员1000余人;高标准打造了5个示范社区、5个示范单位、5个示范餐厅、5个示范食堂和2个示范公园。去年5月底,该区顺利通过省卫生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评验收。同时,该区还指导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使首批申报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次性全部通过验收,免疫规划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突出“接种疫苗,家庭有责”的宣传主题,设计了“免疫树”,让居民更能直观地了解各个时段应接种的疫苗,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据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玲介绍,去年年初,该区被省卫生厅纳入首批创建省级卫生监督示范区城区后,精心谋划,周密实施,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定了1个示范街、4个精品街区和50家示范店为创建单位,进一步规范了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提高了经营户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并逐渐探索出一套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去年召开的省卫生厅创建示范区推进会上,对该区的工作做法和经验给予了肯定和推广。同时,该区开展了规范执业行为、取缔非法行医“卫监”、“亮剑”行动,继续保持对医疗市场监管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该区共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60余次,取缔非法行医机构26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1起,罚款3.63万元,没收非法所得2200元;在各区管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统一编码备案、统一门头招牌、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医疗文书、统一建立诊所基本档案和统一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等“八统一”管理,使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李军鹏 董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