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家禾
核心提示 年近了,南方工厂流水线上的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大学生们放了寒假开始离校。这两个原本看似不相关的群体,此时产生了交集。
学校门口来了南下的大巴
家教、办辅导班、促销、摆地摊……假期打工有很多种方式,但到南方的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市学生最多的高校,也是放寒假最晚的高校。1月18日17时许,4辆客运大巴先后抵达河南理工大学东门,分别是焦作、洛阳、新乡和郑州的牌照,其中一辆车还分上下两层。这些大巴由6辆省内各地牌照的小汽车带领过来。从小汽车上下来的招工中介,和该校的学生中介混合。
与此同时,要乘坐大巴南下的打工学子们背着书包,拉着装上被褥和衣服的拉杆箱,掂着从超市购买的食物和饮料,从校园的四面八方向东门口越聚越多。还有从焦作师专和焦作大学赶来的学生,也一起汇入人流。
大巴拉走了学生,一波又一波
从一个多月前开始,来自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等地的光学、电子类工厂的招工启事便在校园满天飞。从一层压一层的广告打印纸依稀可见,有的广告被撕揭后,会有人及时补贴上去。
大三年级文法学院男生小G以前就是张贴这种小广告的,是招工中介在学校招聘的兼职学生中介。学生中介还可发展下线,每招去一名学生都会有分层级的“人头费”提成。
1月中旬,各个年级专业陆续结束考试。有不少学生上午考完,下午便整理好行囊登上南下的大巴。小G说,像这样的景象,一波又一波,几乎每天都有,会持续到1月下旬学校封校。
他们坐上大巴,还不知道要去哪儿
小G今年不干学生中介了,“有风险,担不起责任,怕学校处分,自己顾住自己算了。”原来,曾经有一名学生中介参与组织近百人到南方打工,结果工厂不用人了,中介公司的人也跑了,导致学生集体滞留。最后是校方将学生们“解救”,让学生中介对每位学生给予经济补偿,并对该学生进行了严厉处分。
河南理工大学百度贴吧日前又像往年一样,出现了“打工学生滞留某地”的相关信息。在河南理工大学东门口聚集的打工学生,男生占多数,也有随男友一起南下的女生,或相互结伴的“闺蜜”。他们大多都说不清自己会被大巴带到哪个地方哪个工厂,“跟大家在一起就行了。”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学生中介有组织风险,很多去打工的学生都会碰到克扣工资、奖金的事情发生,这些钱有的直接被工厂截留,有的被“返点”给中介公司。未去之前承诺的工作所在地和生活条件,也都可能会有变数。学生们大都心知肚明,遇上了就当吃个“哑巴亏”。
3000元的工资让打工学子宁愿加班、被骗
学生们“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因为寒假学校封校,大多数家在外地的学生在焦作找兼职工作无处吃住,生活成本增加,对比不高的工资水平,有点“得不偿失”;而寒假假期和传统农历春节相重合,会有农民工的返乡潮,南方流水线工厂比较多,会比较缺人;1000至2000元的底薪,加班费较高,扣除各项费用,干一个月一般也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
“工资很可观了。”记者看到小G去年在深圳一家知名国外手机电脑品牌的代工厂的工资单,一个月发了3500多元,“不是被骗的太离谱就行,不管怎样,的确挣得不少,一年的一大半学费。”南下打工的大多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每天都会加班工作到十个小时以上,周末至少加班一天。“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工资比平时要多,不加班才傻呢”,这是小G们的逻辑。
如何应对“意外事故”是一个问题
除了招工方、中介方和打工方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还会有“意外事故”发生。小G曾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电脑显示屏,幸好“线长”(流水线上的工头)也是河南人,念及老乡情谊,给上级汇报说“不知道谁摔的”,最后厂方对这条流水线进行了象征性处罚,小G侥幸逃脱重罚。
对于如何应对潜在的工伤、交通、疾病等“意外事故”,招工中介没提,小G们也都没有多考虑过。河南理工大学一名负责人承认说,“有隐忧,但也不能硬性规定限制已成年的大学生外出打工。学生往往是打工前不汇报,出了事来找学校求救。学校也是无奈。”
打工、挣钱、旅游?听起来很美
流水线上的工作,重复的枯燥劳动。小G前两年每到工作结束,总觉得,“再多干一天,怕自己就坚持不住了。”但今年,小G依然要南下。“打工挣钱游某地”之类的招工宣传语,听起来很美,但愿意去干这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为了挣钱上学。至于旅游?太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