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做客专家:市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刘春思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记者: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卵巢癌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进行化疗,少数人行放疗。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因患者术后体质虚弱、自身进食差、放疗或化疗的毒副反应等影响西医治疗的进程和效果。多项研究证实,中医在治疗卵巢癌方面成效显著,可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请市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刘春思给大家谈一下中医对卵巢癌的认识。
刘春思:卵巢癌属于中医“症瘕”、“积聚”范畴,发病原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主要病因在于寒凝、气滞、血瘀。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袭机体易遏阻阳气之升发,气血之运行。女性在经前、经期或产后,由于感受风寒、过食生冷食物或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而致寒邪客于胞宫经脉,阻滞气血运行,遂致瘀积胞宫,日久形成“症瘕”;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心情不畅或抑郁,或烦怒伤肝,或思虑过度,而致气滞血瘀,瘀血凝滞于胞脉之中,渐成此疾。
记者:一般情况下,卵巢癌在早期常无任何症状,不易为患者所知,临床一旦确诊,卵巢癌多为中晚期,大部分失去手术根治机会。那么,中医在治疗卵巢癌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刘春思:众所周知,西医在治疗肿瘤方面多采用手术、化疗或放疗,这些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使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甚至对人体产生一些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中医治疗肿瘤临床用药不像一般放疗、化疗那样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它更注重顾全患者整体、脏腑、气血、津液、经脉等诸多方面的平衡,并且强调治病求本。中医认为,卵巢癌的发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内胜而引起,一般在发病初期以攻邪为主兼扶正气,后期则以扶正为主兼除邪气。同时,邪气主要分为气滞血瘀、湿毒壅盛两种类型,中医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配伍,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极大改善,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记者:能否请您再具体谈一下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刘春思:中医治疗卵巢癌的优势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中药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中药可缓解肿瘤患者的许多症状,如疼痛、厌食、咳喘、出血、腹泻、便秘、麻木、失眠等,可以通过提高食欲、延长睡眠时间等途经减少恶液质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对疾病发展的平衡控制大有裨益。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对某些生化及免疫指标的过高或过低能起到平衡作用,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既有强壮机体的作用,又有抗肿瘤的效果,此外中药还能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第三,中药可增强免疫功能,恢复患者体力。在中药中有一大类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对身体虚弱的患者很有帮助,如今中药的扶正、补益效果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正在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记者:请您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谈一下中医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运用及疗效。
刘春思:好。一年前,家住沁阳市的黄女士因肚子变大,并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随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我市某医院接受治疗,被医生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后,病情愈发严重。转到市中医院治疗后,经过系统的检查确诊黄女士的病为卵巢肿瘤,而且已属晚期。在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后,我首先为患者实施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并在术后给予正规化疗及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整个化疗期间,患者基本上没有出现副作用,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患者恢复良好。近日,黄女士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未发现肿瘤残留及复发病灶,血液肿瘤标记物也完全正常。
从多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看出,中医药的参与治疗能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及舌脉辨证治疗,不仅见效快、治愈率高,还能有效消除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一些抗肿瘤中药效果显著,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心理及生活环境,为其提供生活调养、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全方位的干预,从生理和心理上同时减轻患者的病痛。此外,采用中药治疗卵巢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转移。
专家简介
刘春思
市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焦作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焦作市妇科腔镜专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精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及化疗;擅长开展宫腔镜、腹腔镜及阴式手术等微创手术,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处理有较全面的经验,在抢救急危重症方面经验丰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宫颈病变、妇科炎症、肿瘤等方面颇有造诣;率先在焦作市开展疤痕子宫肌层厚度测定、脐血流检测、早产监测、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系列的高危妊娠检测项目;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进修妇产科1年;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