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河南两会·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会聚焦
科技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
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建设富裕美丽城市
两会聚焦
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增幅
为近三年来最低
台湾将大幅提高
大陆游客每日来台数量上限
安理会通过
朝鲜发射卫星问题决议
澳大利亚发布
首个国家安全战略
法化工厂硫醇泄漏
气味飘至巴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男子攒20年压岁钱 成就自己买房梦

  看着铁西一处在建中的商品楼,出生于1986年的李博(化名)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到今年10月底,他就能拿到自己新房的钥匙了。让李博感到自豪的是,买下这处房子他没用父母拿一分钱,首付15万都是李博个人“小金库”的存款。

李博才27岁,毕业参加工作3年,这15万元中的一部分竟是来自于他的“压岁钱”。经常被大人忽视,被孩子们乱花的压岁钱,积累起来竟然能实现买房的梦想。

春节马上就到了,希望这则新闻能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27岁的李博目前在一家私企工作了近3年,月薪3000元左右。年初,李博在铁西购买了一处80多平的商品房,总价值近40万元。李博直接缴纳首付15万元,其他按每月2000元分期付款。

仅工作3年就能有如此存款,他周围的同事也有点想不到,“每月3000元,不吃不喝攒三年,也达不到这些钱啊。 ”同事觉得诧异。李博告诉大家,这些钱除了他工作两年攒的两万元钱外,其他13万元是他攒了20年的“压岁钱”和父母给他开的“工资”,买房子的钱一分钱都没用父母额外掏。

20年压岁钱攒了3万元

李博称,他所谓的“小金库”,资金来源之一就是压岁钱。从1990年开始,他每年的压岁钱都由奶奶保管,奶奶还专门为他买了个钱袋,每年都将压岁钱放进去,而且还为其准备账本,将每笔钱都记录下来。

李博拿出来一个账本,上面从1991年春节开始记账,分别记有李博每一年的压岁钱“收入”,第一年他的压岁钱是300元,每一年得到压岁钱不同,一直记到2000年,压岁钱已涨到4000多元。

李博的奶奶张艳称,当时家庭收入不高,给50元压岁钱就算“大价”,一般叔叔阿姨都给二三十元,“第一年孙子拿到300元压岁钱,我就把这钱给他放钱包中。 ”张大娘说,李博从小就看着这个钱包,压岁钱存进去,无论想买什么都不花这里的钱。

2000年之后,压岁钱翻番,长大的李博还是将压岁钱放奶奶那儿攒着,一直持续到2010年大学毕业。李博算了一下,20年的压岁钱,加上利息,一共大约是3万元。

父母每月给孩子发固定数额工资除了压岁钱,李博小金库的另一来源,是他父母从小给他“发工资”。在1990年,那时李博父母两个人工资加起来不到600元,但每个月母亲都会给李博220元,“爸妈告诉我这钱是他们给我开的工资,他们帮我攒着。 ”李博说,当时觉得挺有意思,也不敢动这笔钱。

一年过去后,这笔“工资”已经过千元,李博父母就将它存到银行。等到2000年后,父母的工资涨了一倍,李博的“工资”也涨到每月520元,尽管后来李博上学花费大,但父母仍坚持每月给他520元。

这20年来,父母给发的工资算上利息也有近10万元。李博的母亲刘女士称,李博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孩子不要乱花钱,应该把钱攒到一起。“给孩子发工资,也是理财的一种手段,存到银行,可以有一笔可观的利息,这也是一种投资。孩子将自己的钱作为首付,没用我们额外花钱。相信这个经验对于他以后自己过日子,也是很好的借鉴。 ”

20年来小金库一分钱没动过

在李博的账本上,第一页就写着“节约积累”四个字,通过20年的积累,他攒下了13万元。

李博说,其实最初自己之所以攒下压岁钱还得感谢奶奶。奶奶总把他的压岁钱放在一个钱袋里,不让他随便花。小时候,自己也想从奶奶手里要下压岁钱,买喜欢的东西,但都被奶奶拒绝了。渐渐地,每当他有零花钱的时候,也喜欢把钱存到奶奶手里。 “等我上了初中,压岁钱到了一万元左右的时候,奶奶把这部分钱存到了银行。我又把父母以前每个月给我发的‘工资’一起都存到了银行里。”李博说,父母每月给他开“工资”,也从客观上让他养成了存钱的好习惯。李博总感觉,钱是大人们给自己的,不是自己挣的,所以不应该乱花,攒到一起也许将来能派上大用场,当钱越攒越多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成功感,反倒舍不得花了。

调查:20—27岁年轻人很少存压岁钱

过年收压岁钱几乎人人都经历过,记者通过网络、走访方式,对“1985年~1995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进行走访调查,30名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1:1。每个人都收到过压岁钱,但仅有5名“85后”女性调查者有将压岁钱攒起来的习惯,但没有存入银行,只是放在家中。

调查中,15名男性调查者表示收到压岁钱后,直接把钱交给父母,“只要用钱父母都会给,也没在意这是不是压岁钱。 ”

被调查者赵松说,压岁钱是自己的钱,想怎么花不受父母干涉。

接受调查的30人中,无一人像李博那样,将压岁钱一笔不差地攒下来,甚至有的年轻人说不清多年的压岁钱都花在了哪儿。

专家观点

攒钱也是理财投资或收益更大

理财专家张呈林称,存压岁钱也是一种理财行为。将小数额的钱慢慢积累,达到一定数额后,以定期的方式存起来,时间一长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益。又要到春节了,大人们也已准备好红包给晚辈压岁钱。张呈林建议各位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将节约花钱、积累攒钱变成一种习惯,“从小培养,把小数额的钱慢慢积累,过了几年后将变成一笔不小的财富。 ”张呈林说。

20年前的10元钱和现在的10元钱相比,价值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当时的10元钱,相当于现在100元。”将这10元存入到银行20年后,它所得的回报能达到这100元吗?

对此,张呈林指出,单纯地将钱存入银行,所获得的效益是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物价上涨指数的。“除存入银行外,还可以购买一些理财产品,投资会比存钱更有效益。 ”

  女士给老太让座获赠贺卡 当场感动落泪

  昨天是周一,大清早,堪称手忙脚乱的上班路上,王女士在公交车上被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其实说起来,那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她给一位奶奶让了座,没想到奶奶从包里掏出一张自己做的贺卡送给她表示感谢。

  王女士和我讲完早上遇到的这件小事,末了还是怪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眼泪是不是很不值钱啊,可是今天我的心情真的一直都很好。”

  让座这件事,不需要思考

  乘车让座,对一些人来说是自然到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思考,比如王女士。

  虽然她早晨经常被自己的妈妈拖起来,然后又把自己的女儿拖起来,像打仗一样忙忙碌碌梳洗好,吃好早饭,把女儿送到校门口,然后自己坐公交车上班;虽然她下班的时候经常脑袋发胀、两眼昏花、腿脚肿胀,但是在公交车上,每次看到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抱着孩子的家长、行动不便的人们,她经常就是下意识地站起来,招招手请人家坐下。

  昨天早晨,周一的上班途中,她刚刚在102路公交车上坐下,听到一声有板有眼的电子语音“老-年-卡”。她抬起头,见到一位花白头发、穿着咖啡色呢大衣的奶奶上车来,正在跟司机打听去什么地方怎么走。

  她站起来招呼奶奶过来坐,奶奶笑着推让。坐在旁边的大伯说了:“人家叫你坐,你就坐嘛。”

  奶奶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要挤过两个人才能挪到座位上。所以,她一路说了好几个“谢谢”,总算坐下来了。

  “我要谢谢你,祝你快乐!”

  奶奶舒了一口气,就开始低头掏自己的包。掏呀掏呀掏出一个信封,她笑眯眯地对王女士说:“我要谢谢你!”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粉红色的卡片递给王女士。

  王女士有些意外,不过很高兴地说:谢谢……突然眼睛有点潮热,她使劲儿眨啊眨,眼泪还是有点不争气。

  奶奶笑得眉毛弯弯的,眼睛也弯弯的,假装没看到王女士的小激动,接着说:“我要谢谢你,祝你快乐!”她还给周围的人解释说,“卡片是自己做的,有人给我让座我就拿出来谢谢她!有人喜欢,我也送她一张!”

  旁边的大伯和姑娘都笑起来,一个姑娘好奇地探头来看贺卡,胖奶奶就也送了她一张。

  你别说哦,这张贺卡还是很有文化含量的,起码写了三四种语言文字:正面写着“美丽中国充满阳光,西湖杭州满城春色”,还有中、英文的“新年快乐”以及美丽画片,背面写着“幸福和谐、寿山福海”,是楷体字一行,篆体字一行,直排的。

  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落款:邹四维敬贺。哦,胖奶奶原来尊讳邹四维。

  一声谢谢让她高兴一整天

  王女士家住在莫干山路,上班在学院路的一家品牌酒店,从事酒店行业有20多年了。

  对她来说,幼时严格的家教,以及多年的星级酒店服务经验,文明礼貌不仅仅是习惯成自然,已经成了一种本能。因此,她告诉我,公交车上的胖奶奶这一声“谢谢”,对她来说,也是很珍贵的一份心意。“我的眼泪不值钱地就流出来了……让位是我们该做的。懂得感恩,是很多人缺乏的。”她轻轻地这么说。

  王女士办公室里的小鬼赶紧开个玩笑扭转这有点感伤的气氛:“上次啊,我让座给一个阿伯,阿伯一句话,年轻人么是要多站站,啊哟,我真想重新坐下去!我上班这么远,起得这么早,你说容易么……说个‘谢谢’有那么难?”

  是啊,每个人都不容易。有时候,一声“谢谢”、一张卡片,能让王女士高兴一整天,发了微博又可以让她的亲友网友都分享到快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