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董柏生 孙 军
“郭庚茂省长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打造‘美丽中原’,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这对于修武这个旅游大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昨日上午,省人大代表,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告诉记者。
刘晓波说,近年来,修武县一直致力于打造“三张名片”:一是打造旅游名片。2012年,云台山获得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全年共接待游客558.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5亿元、综合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了16.3%、21.6%和27.8%。二是打造生态名片。修武县通过北山治理、绿化造林,城区绿地率达到37.7%,绿化覆盖率达到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平方米,“三绿指标”都超过了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成功创建“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是打造长寿名片。最近,修武县通过了中国老年学会“中国长寿之乡”专家组的评审验收。下一步,修武县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树立“大旅游”理念,坚持生态性、公益性发展方向,把旅游作为顶层设计、顶层产业,围绕打造“三张名片”,做好云台山申遗、上市、旅游标准化工作,抓好旅游与工业、农业、城建、生态、文化、特色商业“六大”融合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云台山的自然风光美变成修武的生态建设美、经济发展美、人民生活美。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强化文化强省建设,持续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刘晓波认为,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和总合是古村落,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许多古村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亡。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大拆大建”、“过度开发”等建设性破坏的状况比较严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古村落开发保护中,要牢牢坚持生态性与公益性并重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面提升古村落文化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