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走在新修好的路上,俺们这心里也敞亮了,下雨天想去地头干活也不用发愁了!”一位菜农一脸喜气地告诉记者。
日前,记者在温县祥云镇北冶村村南看到,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田间地头,忙碌的农车络绎不绝。很难想象,前不久,这里还是令村民们头疼的泥水路,短短数十天,就变成了人见人夸的水泥路。
“帮扶工作要有实效,让群众都能看到、摸到、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县纪委帮扶工作队驻村第一副书记张前进介绍道,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工作队多次深入祥云镇北冶村走访调研,慰问困难群众,并坚持每周至少一天在村内驻扎调查,真正了解到了群众心里的“闹心事”。经过广泛收集民意,帮扶工作队了解到该村还有近4000多米的田间道路有待整修,每到雨天,路上积水横流,车轮容易陷入泥坑,经常能见到有村民连人带车翻倒的窘相。
“即使是晴天,路上也是尘土飞扬,杂草丛生使路面变得越来越窄。”该村村支部书记张春慧告诉记者,现如今,收庄稼、运肥料、耕地、播种大多实现了机械化,道路的好坏已经成了村里发展“卡脖子”的老大难。
对此,帮扶工作队多方协调了31万元的移民项目结余资金,给村内1200米田间道路进行硬化。经过十天加班加点施工,如今让人头疼的坑洼土路,变成了能直达田间地头的水泥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张前进说,硬化田间道路、保证饮水安全、完善排水设施,这是下一步县纪委帮扶队梳理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集体经济则是帮扶工作队三年帮扶工作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帮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