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司小香
严寒逼人,雾霾重重。1月29日一大早,沁阳市总工会主席李卫星就急匆匆来到该市水利局工人余东河家,看望他们一家人,并送上1000元救助金。余东河激动地说:“在我家遇到困难时,是工会组织给了我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去年6月,我妻子被查出得了乳腺癌。本来一家三口就靠我一人的工资维持,谁知祸不单行,9月份家中又发生了火灾,全部家产烧尽。单位工会发动职工为我捐了2万多元,咱们市总工会领导今天又专程来看望我,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
这是该市总工会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的一个缩影。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落实各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困难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妥善安排好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该市总工会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注重帮扶实效,不断拓宽送温暖内容,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为主题,早在2012年10月就启动了送温暖活动,专门召开各基层工会主席专题会议,对困难职工进行排查,并多次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做到了方案周密、底数清晰、资金充足、人员到位。
今年该市总工会共筹措资金30万元,将对800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
没有启动仪式,没有领导讲话。今年该市总工会送温暖活动采取市区困难企业集中发放、家庭偏远的困难职工由工会领导亲自上门慰问的办法,在寒流裹挟的严冬,该市总工会兵分六路,走访慰问活动在阡陌交错的田间地头、偏远僻壤的乡间街巷悄然展开。
今年的送温暖活动,该市总工会更加注重贴近民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以困难劳动模范、困难下岗职工和困难进城务工人员为帮扶对象,在全市工会干部中开展了“一对一访贫问寒送温暖”活动,要求各级工会干部在春节前,要深入所分包的困难对象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认真倾听和征求困难职工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实际,坚持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在送钱送物的同时,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群众心中。目前,该市各级工会干部已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680户,送去物品和慰问金价值20余万元。
除走访慰问外,该市总工会还联合人社、公安、法院、住建等部门,继续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和欠薪逃匿等问题,确保农民工返乡前及时拿到工资;联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平安返乡行动”,通过组织购票、包车、去车接送等多种措施,帮助他们解决购票难、乘车难等问题,确保进城务工人员春节前后返乡返城走得及时、回得有序、行得安全。
走访慰问是手段,倾听民声、了解实情、解决问题是目的。在常平乡山路平村因病致贫的杨占先家、在常平乡黄掌村困难工人宋小玲家……处处都留下了该市工会工作人员奔波的身影。针对走访慰问中了解到的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愿望,该市总工会及时制订了一套“送岗位、送技能、送资金”活动方案,决定以工会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为依托,通过举办就业招聘会和送岗位、送培训、扶持创业等方式,对有就业、创业能力和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创业专项援助,并将于春节后举办“春风行动”企业招聘会,竭尽全力帮助就业困难家庭、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家门口就业。
“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是最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在走访中,李卫星对记者深有感触地说,“今年我们还将筹措资金15万元,为有创业愿望的困难职工提供资金帮助。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关心困难群众的爱心队伍中来。”